商业研究

商经理论

  • 动态定价还是天天平价?——感知价值变化与策略行为视角

    唐瑄;郑晓娜;

    针对消费者感知价值变化和策略行为的产品定价问题,通过分析消费者和销售商的决策过程,分别得到了天天平价和动态定价策略下的最优定价和最大利润。当市场存在策略消费者且感知价值下降幅度较小时,采用动态定价策略的收益高于采用静态定价策略的收益;当市场全为非策略消费者,或当策略消费者感知价值下降幅度较大或者感知价值不变时,应采用静态定价策略;策略消费者占比的增加以及一定范围内感知价值下降幅度的增大,都会促进消费者总购买量和销售商利润的增长。

    2016年08期 No.472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6K]
    [下载次数:3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5 ]
  • OFDI对中国就业影响的产业异质性研究——基于广义虚拟经济视角的系统GMM分析

    朱金生;解青云;

    将国民经济划分为广义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两大产业部类,结合我国2004-2013年18个行业的动态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方法和联立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两大产业部类的OFDI对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相较于实体经济,广义虚拟经济OFDI通过国内资本形成路径对就业的补充效应更为显著,通过逆向技术外溢对就业的替代效应更小;无论是直接、间接还是总效应,广义虚拟经济OFDI的就业效应明显大于实体经济。

    2016年08期 No.472 8-15+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4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30 ]
  • 基于产品层次差异的中美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

    张彬;

    本文通过构建基于产品层次差异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对中美间低中高技术产业竞争力进行测度,并选取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2001年至2013年,中国低层次产品对美出口力度都较强,水平和高层次产品则较弱,说明中国各产业的高附加值环节及(或)整个价值链的实力仍旧不足;中等技术产业状况要好于低和高技术产业,显示中国产业升级取得一定成效;相关因素对我国产品出口层次改善的作用不显著甚至是负向作用,且产业技术和产品层次越高,作用的不足越明显。

    2016年08期 No.472 16-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2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9 ]
  • 贸易开放、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

    付德申;孔令乾;

    将经济增长纳入到贸易开放与产业结构升级互动关系框架下,以我国省域数据为样本对其相互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就整体而言,贸易开放与产业结构升级两者之间具有相互促进的关系,同时它们对经济增长也有促进作用,且贸易开放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显著性更强;东中西部出现不同的回归结果,说明我国在发展上存在空间非均衡性的特点,政府相关部门在制定政策时不能忽视地区间的差异。

    2016年08期 No.472 25-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下载次数:8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32 ]
  • 基于家庭养老视域的我国城镇女性劳动力供给研究

    童光荣;翟照杰;

    伴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增长,养老问题和老年人照料需求日益凸显,家庭养老对城镇女性的劳动力供给产生了显著影响。本文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OLS模型和2SLS模型,分析了我国城镇不同居住方式对女性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并以我国营养与健康调查(CHNS)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与"自己独居"和"与父母同住"相比,"与公婆同住"与女性劳动力供给呈显著的负向性,女性的个人特征、子女状况以及家务负担对女性劳动力供给也存在显著影响。

    2016年08期 No.472 3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3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8 ]
  • 新型城镇化对区域环境效率的影响——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检验

    李斌;范姿怡;

    通过构建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本文测度了2000-2012年中国各省新型城镇化水平,基于Super-SBM模型测算了区域环境效率,并运用空间误差模型实证分析了新型城镇化对区域环境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省新型城镇化综合水平呈逐年波动上升的趋势,地区差异明显,东部省份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地区环境效率总体水平较低,地区间呈现出较强的空间相关性,而新型城镇化水平积极地促进了地区环境效率的提升;FDI对地区环境效率并无显著正向效应,产业结构显著提升了地区环境效率,而政府规制、治污投资以及对外开放度会不同程度地降低区域环境的效率。

    2016年08期 No.472 39-44+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8K]
    [下载次数:5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44 ]

财经纵横

  • 定向增发、股权结构与盈余管理

    俞静;徐霞;

    相比于非定向增发,上市公司在定向增发前主要进行向下的盈余操纵,股权集中度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负向可操纵性应计利润显著负相关,股权制衡度与负向可操纵性应计利润正相关。在定增股解锁前,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制衡度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相比于定向增发前都显著增加,上市公司主要进行的是向上的盈余操纵,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正向可操纵性应计利润显著正相关,股权集中度和制衡度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不再显著。

    2016年08期 No.472 4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8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33 ]
  • 投资者情绪与成交量:基于网络论坛证据的分析

    易洪波;李梦璐;董大勇;

    通过对东方财富网上证指数吧主题发帖的内容进行词频统计,本文建立了一组有效衡量投资者投资情绪的关键词词典,并据此考察网络论坛异常投资者情绪对交易市场异常成交量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网络论坛异常投资者情绪对交易市场异常成交量存在显著的影响,同期网络论坛异常投资者多方情绪对同期交易市场异常成交量产生正向影响,同期网络论坛异常投资者空方情绪对下一期的异常成交量产生负向影响。

    2016年08期 No.472 58-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1K]
    [下载次数:4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23 ]
  • 会计披露方式对消除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反直觉效应——基于个体投资者的实验证据

    王莉芳;刘鹏;

    当金融负债的会计计量采取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时会产生"反直觉效应",因而会诱导报表使用者对企业信用风险状况的误解。2010年5月IASB提出了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新的列报形式,主张把这部分损益列报在其他综合收益项目(OCI)。本文以CPA为实验对象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新的列报形式并不能改善这一现状,印证了IASB的论断,而采用指明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企业信用风险变动方向的披露方式能够改善这一状况,而且在新的列报形式(OCI)下改善程度更加显著。

    2016年08期 No.472 65-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2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7 ]
  • 风险投资特征对被投资企业IPO抑价的影响

    李九斤;徐畅;

    本文采用倾向评分配比法及异常操控性项目的计算方法,度量了企业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程度,并以2008-2012年IPO企业为研究样本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从风险投资特征角度考察了风险投资对别投资企业IPO抑价的影响,结果表明,风险投资参与的企业IPO抑价程度普遍低于无风险投资参与的企业;从背景特征角度看,外资风险投资较非外资风险投资对被投资企业IPO抑价的影响更为显著,国有风险投资较非国有风险投资对被投资企业IPO抑价的影响作用更为显著;风险投资声誉越好、持股比例越高、投资期限越长、联合投资机构数量越多,则被投资企业的IPO抑价程度越低。

    2016年08期 No.472 73-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9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5 ] |[阅读次数:29 ]
  • 外资银行在华分支机构组织形式研究

    刘彬;陈涛;

    "法人化导向"是我国对外资银行设立分支机构采取的政策。考虑到市场特征和外资银行特征,本文通过构建外资银行在华分支机构组织形式的实物期权决策模型考察外资银行的进入模式,发现因当初我国长尾客户比例较小、波动率较高,且外资银行对我国市场不熟悉,外资银行倾向于选择先设立分行;随着我国长尾客户市场越来越重要,经过分行阶段的学习而增加对我国市场的熟悉程度的外资银行分行会选择转制成为法人银行;我国应该加强对外资分行退出的限制,以促使其转制法人银行。

    2016年08期 No.472 83-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6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34 ]

世界经济

  • 中国高技术产品贸易关联要素互动关系研究

    吴宗杰;邱士雷;董会忠;

    基于VAR模型,本文选取1996-2013年样本数据,运用协整检验及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分析中国科研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科研人员投入和高技术产品贸易特化系数的动态互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这三个变量之间保持着高度的相关性,增加科研经费和人员投入对提高产品竞争力的贡献度分别为36.7%和3.4%;科研经费投入与科研人员投入相互促进,科研经费对科研人员投入的贡献度为26.34%,科研人员对科研经费投入的贡献度为9.26%。因此,中国提升高技术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点在于提高科研经费投入和人员投入,并注重人力与财力投入比例,进而提高知识、技术和资本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效率。

    2016年08期 No.472 9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3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2 ]
  • 中俄经贸合作现状、问题及其思考

    向洁;何伦志;闫海龙;

    中俄地理相邻,发展战略高度契合,但双边关系长期"政热经冷",经贸合作潜力释放不足。随着乌克兰危机爆发、西方对俄制裁、俄罗斯"东向"战略选择,以及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一带一路"等国际国内新形势的出现,特别是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的新背景下,中俄经贸合作有了进一步提升的要求和契机。本文以中俄经贸合作的新背景为切入点,分析探讨新形势下中俄经贸合作的发展现状、面临问题与困境,提出深化中俄经贸合作的若干思考。

    2016年08期 No.472 99-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13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31 ]

经营管理

  • 群发性产品伤害危机中未曝光企业应对策略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动态机制研究——来自解释水平理论框架的解释

    冯蛟;卢强;李辉;

    实验选择真实的手机品牌作为刺激物,通过构建四个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发现在群发性产品危机动态变化过程中,未曝光企业选择主动介入与赔偿型措施时,涉事企业可获得消费者更高的品牌购买意愿;涉事企业选择被动介入以及服务型措施时,消费者的介入评价对其愤怒情绪的影响程度更高;消费者愤怒情绪较无助情绪对其品牌购买意愿影响更大。此外,消费者的负性情绪会对消费者的介入评价与品牌购买意愿之间的关系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2016年08期 No.472 107-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8K]
    [下载次数:7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56 ]
  • 社会心理安全氛围在工作场所欺凌中所起的作用——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

    刘贝妮;

    本文运用扎根理论探究社会心理安全氛围(PSC)对员工面临工作场所欺凌时的行为策略选择,以及对工作场所欺凌发展升级的影响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员工面对工作场所欺凌时采取的行为策略呈现为调整后的"退出-呼吁-忠诚-忽视(EVLN)"模型,其中调整后用"默许"行为策略代替了"忠诚"行为策略,呈现为"退出-呼吁-默许-忽视(EVAN)"模型;在高PSC组织中,员工倾向于采取呼吁行为策略,使得欺凌迅速得到抑制或缓解,甚至消除;在低PSC组织中,员工倾向于在选择退出行为策略之前采取忽视和默许的行为策略,致使欺凌会持续存在并呈现出四种不同的发展升级路径模式。

    2016年08期 No.472 120-127+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6K]
    [下载次数:8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22 ]
  • 文化传媒企业并购对价与融资方式选择:融资约束、控制权转移与风险分担——蓝色光标系列并购案例分析

    孙晓琳;

    基于蓝色光标2011-2015年股权并购案例,从融资约束、控制权转移与风险分担的角度分析公司并购对价与融资方式的选择及其影响,结果表明:融资约束是影响文化传媒企业并购对价选择的主要因素;外部融资要在控制权稀释与债务融资约束之间进行权衡,充分考虑两种不同性质的控制权转移风险;审慎选择并购目标以达成并购预期协同效应是消化控制权转移风险的根本。

    2016年08期 No.472 128-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8K]
    [下载次数:30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0 ] |[阅读次数:46 ]
  • 集群品牌是集群整体的品牌还是集群产品的品牌?

    何晓媛;宋永高;

    通过对集群品牌术语提出的背景、概念理解演变的分析,本文提炼出两种典型的集群品牌理解:集群整体的品牌和整个集群的产品品牌,并用图形方式清晰地展示了两种理解根本区别和创建思路差异,认为集群品牌的正确理解应该是集群整体的品牌。

    2016年08期 No.472 137-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7K]
    [下载次数:2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9 ]
  • 绿色智力资本、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刘佳鑫;刘兵;齐敏;

    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构建绿色智力资本、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假设模型,并使用多层次问卷调查法对假设模型进行验证,试图从一个新的视角诠释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探索当前转型经济背景下企业绩效的关键驱动因素。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绿色智力资本、社会责任皆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同时社会责任对绿色智力资本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2016年08期 No.472 145-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下载次数:13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46 ]

物流研究

  • 大数据驱动下的全渠道供应链服务创新决策框架

    计国君;余木红;Kim Hua Tan;

    全渠道运营以提高顾客的购买体验为核心,不仅要求各渠道保持自身高服务水准,同时要实现渠道间服务协同,这放大了战略制造商与零售商之间乃至整条供应链的冲突,进一步刺激了顾客的等待行为,从而加剧产品供给与需求间的不匹配性。本文基于战略顾客行为的普遍性与全渠道竞争的现实性,对近年来大数据驱动下的全渠道供应链服务创新及其关联因素进行综述,构建基于大数据驱动下全渠道供应链服务创新的决策框架,利用贝叶斯网络方法分析大数据驱动下的服务创新能力,以期为服务创新优化决策提供支持。

    2016年08期 No.472 152-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9K]
    [下载次数:30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3 ] |[阅读次数:35 ]
  • 供应链风险发生大小、发生与持续时间的估计:一个动态贝叶斯的推理网络研究范式

    郑小京;

    供应链风险具有多源性、多维性、传递性以及动态性的特点,准确评估其发生的概率以及发生与持续时间的可能性非常关键。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本文根据供应链风险的特征,构建了一个动态贝叶斯网络模型,利用极大似然法对该模型参数进行估计,并采用贝叶斯推理的方法估计特定条件下供应链风险的特征,结果发现供应链风险随着时间动态变化,但都收敛到一个稳定的概率区间。

    2016年08期 No.472 163-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8K]
    [下载次数:6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33 ]

旅游文化

  • 城市文化口碑对景点品牌价值的交互式嵌入研究

    郭斌;

    本文基于品牌信号生成与传播的视角,构建城市景点品牌生成的机制框架,通过文本分析及层次分析,评估并比较北京、上海、香港等不同城市的景点品牌分值差异,阐释城市文化口碑对景点品牌价值的交互式嵌入影响。研究表明:城市景点品牌价值以旅游竞争优势为基础,且又受城市文化口碑的嵌入与干扰;城市不同景点均体现出独特的城市文化内涵,共同组成城市文化口碑的物质载体,两者存在"俱损俱荣"的交互作用。

    2016年08期 No.472 171-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9K]
    [下载次数:3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8 ]
  • 大力发展我国海岛旅游的战略思考

    陈廉;胡海晨;

    借鉴中外开发海岛旅游的成功经验,可以利用并扩大离岛免税政策效应,即在我国海岛县(区)实行"离岛免税"政策,大力发展我国海岛旅游经济,吸引中外游客上岛旅游购物消费,将流失海外的巨额购买力转化为强劲的"内需",全面启动国内旅游消费市场,进而推动我国经济稳步持续增长。

    2016年08期 No.472 179-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6K]
    [下载次数:7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24 ]

商法论丛

  • 论商业标识共存的法律规制

    戴哲;

    近年来,商业标识共存已经成为解决我国商业标识权利冲突的有效路径,其可分为商业标识协议共存与商业标识法定共存两种类型。从成因上看,商业标识共存既是商业发展的结果,也是基于现有商业标识多头立法下的无奈选择,亦是实用主义哲学在法律上适用的结果。考虑到商业标识形态下符号表达的有限性,以及保护财产利益的客观要求,法律应当准予商业标识间的共存,商业标识共存具有正当性。商业标识共存之认定应从四个方面入手,在不造成相关公众混淆的情况下,法院应尊重商业标识使用所形成的市场格局,允许经过善意、规范性使用的商业标识共存。

    2016年08期 No.472 185-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2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