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黎振强;彭菲凡;
发展数字经济是提升城市碳排放效率的重要途径。基于2011—2022年中国274个城市的相关数据,本文采用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双重机器学习等方法,以“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试点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探讨数字经济发展对城市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提升城市碳排放效率;在传导机制上,数字经济发展可以通过产业结构升级、绿色技术创新提升城市碳排放效率;异质性分析表明,在不同类型的试验区和资源禀赋不同的城市,数字经济发展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存在差异。
2025年03期 No.551 85-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3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谢海燕;
以2014—2023年中国沪深A股1740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借助基准回归模型与中介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及传导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正向促进全球价值链嵌入。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在数字经济正向促进全球价值链嵌入的过程中具有中介作用。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中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数字经济对全球价值链嵌入的推动作用在东部地区更显著;相较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数字经济对第三产业全球价值链嵌入的促进作用更强。因此,应适度超前布局数字基础设施、强化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攻关、加强区域特色发展,推动产业全球价值链嵌入。
2025年03期 No.551 94-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梁建秀;张守夫;
本文选取2014—2023年作为研究考察期,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多种计量模型实证考察人工智能应用、新兴技术追赶与企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人工智能应用能够显著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异质性分析证实,相较于中小规模企业与民营企业而言,人工智能应用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在大规模企业与国有企业表现得更为明显;中介效应分析佐证,人工智能应用可通过促进新兴技术追赶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门槛效应分析发现,人工智能应用对企业高质量发展存在单一门槛效应。
2025年03期 No.551 102-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莹;汪晓文;田雨琦;
数据要素作为新时代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其市场化配置对释放数据要素红利,培育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要素市场化改革背景,系统阐释数据要素市场化赋能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机制,以各地陆续设立数据交易平台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考察数据要素市场化对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显著促进了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政府主导和企业主导建设的数据交易平台对于新质生产力发展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新质生产力赋能效应在技术禀赋较高、人力资本较优的企业及数字基建完善的地区更为显著。机制检验表明,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通过促进要素融合、企业战略协同进而推动新质生产力培育。进一步分析发现,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具有供应链溢出效应,要素市场化配置会沿着供应链网络对下游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2025年03期 No.551 110-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潘鹤思;金菊;王俊;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进步与经济增长的重要决定力量,区别于以往依靠大量资源要素投入来谋求农业增长的传统生产力,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发展亟需新的生产力动能。本文选取2010—2021年中国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系统探讨新质生产力对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影响机理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新质生产力对中国式农业现代化提升有显著驱动作用;机制分析表明,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村人力资本水平提升是新质生产力驱动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传导渠道;门槛效应分析表明,在数字经济水平高于双门槛、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单门槛、人力资本水平处于中间门槛值的地区,新质生产力对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推动作用更强;异质性分析发现,新质生产力对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促进效应在东部地区、粮食主销区、土地高转流转组和丘陵过渡区更为显著。
2025年03期 No.551 122-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