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研究

商经理论

  • 基于ISCNFI分析框架的我国区域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唐晓华;姜博;马胜利;

    基于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与特征,在借鉴中外经验及结合我国实际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围绕投入信息化、产出服务化、流程低碳化、组织网络化、融资多元化以及创新集成化,本文通过构建产业融合发展的ISCNFI分析框架,对我国30个地区2012年度产业融合情况进行测度。研究发现我国各地区产业融合程度差异性显著,多数地区融合程度与理想状态差距较大,但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间存在着较高的一致性。这意味着产业融合作用于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性较为显著,其原因可部分归结于区域产业结构、经济基础及政府干预强度等影响因素的差异。

    2015年05期 No.457 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7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异质性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变动——基于省级动态面板的系统GMM估计

    李斌;张瑶;

    本文选取我国30个省区2001-2012年的数据,运用动态面板系统GMM方法,就异质性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各类型人力资本投资均能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变动,而且技能型和制度型人力资本的作用强于基础型和知识型人力资本;物质资本投入能够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变动,但人力资本通过影响物质资本投入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变动的作用为负。因此,加强应用教育、提升人力资本整体素质、放宽人口迁移限制条件等,推进产业结构变化。

    2015年05期 No.457 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6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节能减排约束下的工业全要素生产率

    刘海英;修静;李淑华;

    本文运用基于熵的USBM模型建立了包含能源、环境因素的曼氏指数,对我国30个省际1992-2011年的工业节能减排生产率及其分解进行测度,结果发现:传统的忽略节能减排因素的生产率测度会高估我国工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中部地区在节能减排约束下的工业生产率增长最快,且全部来自于技术进步;生产前沿面几乎都来自东部地区,它们是节能减排技术的引领者;全国省际工业效率水平与前沿面的差异性正在扩大,未考虑节能减排约束的省际工业效率测度低估了这一差异的严重性。

    2015年05期 No.457 17-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我国经济转轨中的“双轨制”特征及对策研究

    胡海龙;宋剑奇;

    目前,我国经济中的双轨制在理论分析上体现为体系、机制和体制三层涵义。中国的经济改革发端于价格双轨制,并最终将中国经济化为机制和体制双轨的状态。在这一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双轨制既有启动并推动经济改革的历史功绩,也衍生出腐败、寻租以及经济效率和福利损失等体制问题。在演进理性主义的思想以及开放的市场经济实践背景下,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有关双轨制困局的双刃剑,法制建设是破解双轨制的制度保障;双轨制的最终破除在于全面深化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而经济增长是破除双轨制的必要前提。

    2015年05期 No.457 24-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6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中国经济特区非均衡增长的经验与改革路径——基于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趋势的考察

    颜冬;姬超;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起点,特区经济属于中国整体经济系统的一个重要构件,不能将其作为一个同质的区域经济体加以分析。非均衡增长方式直接带动了特区经济的起飞,为其融入世界分工体系提供了条件,同时使得特区的现代化自由市场经济体制走在了全国前列。然而随着特区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市场经济体制的再深化却逐渐停滞,出现了向全国传统体制收敛的迹象,这一点被特区32年来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变化趋势所证实。因此,实现特区未来经济持续增长与转型的出路在于进一步消除影响要素市场一体化的各种制度性障碍,实现区域之间的协调、互补发展。

    2015年05期 No.457 3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K]
    [下载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我国转轨时期公共投资的经济效应研究

    杜永潇;田新民;

    在两部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下,本文将政府公共投资按照职能分类,并以我国1953-2013年度数据为样本构建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分析政府公共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实证检验公共物质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投资和科技资本投资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公共物质资本投资对经济长期增长贡献显著,且短期经济效果明显;公共人力资本投资和科技投资对经济长期总产出也存在显著正影响,但作用效果存在滞后性,对短期经济存在负影响。

    2015年05期 No.457 40-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城乡内部收入不平等与收入极化的对比分析:1988-2010年

    龙莹;谢静文;

    本文利用中国营养健康调查数据库(CHNS)1988-2010年的家庭人均年收入微观调查数据,测算我国城镇与农村内部的收入不平等和收入极化指数,并通过估算历年低、中、高收入群体所占人口的比重,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不同年份间收入不平等指数和收入极化指数各自变动的特点。测算结果表明农村内部的收入不平等和极化程度要高于城镇,农村各收入群体趋向于向低、高收入水平聚集,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减小,而城镇各收入群体则向中等收入水平聚集。这说明城镇内部的收入分配更加合理,农村内部的收入差距还有待改善,收入调节政策所面临的问题也更加严峻。

    2015年05期 No.457 47-5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4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我国制造业中间产品进口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研究

    胡小娟;陈彬彬;

    本文利用我国29大制造行业1998-2012年的面板数据,研究外国R&D通过中间产品进口对我国制造业产生的技术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外国R&D活动通过中间产品进口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了显著正影响,其产生的技术溢出主要通过技术进步实现,对技术效率的改进作用相对较小;从分行业来看,中间产品进口技术溢出效应呈现了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强而劳动资源密集型行业弱的特点。研究结果同时表明:FDI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了正向影响,国内研发投入对行业技术的进步起主要作用。

    2015年05期 No.457 54-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3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理论评述

    连茂君;许多;

    统筹城乡发展理论具有较早的研究历史,中外很多学者对此进行的相应研究,为统筹城乡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但是,基于时代背景以及研究对象等内容的不同,国外学者关于统筹城乡理论的研究尚不能完全适应我国的国情,而我国学者的相关研究也存在诸多缺陷,需要继续对统筹城乡发展问题进行更深入地探索和研究,以推动我国统筹城乡发展实践工作有效开展。

    2015年05期 No.457 6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5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财经纵横

  • 内部控制、会计-税收差异与盈余持续性

    谭青;

    本文以2010-2011年度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讨内部控制、会计-税收差异与盈余持续性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能够影响盈余持续性,具有大额暂时性会税差异的公司,其盈余持续性较弱;相比内部控制质量,大额暂时性会税差异对税前盈余具有增量解释力。这表明会税差异是资本市场投资决策的有用性指标,它相比于企业内部控制而言具有更多的信息含量,更能反映企业盈余质量水平。

    2015年05期 No.457 66-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7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我国股指期货市场波动的非对称性及其国际比较研究

    赖文炜;陈云;

    本文在对沪深300和S&P500股指期货的当月连续合约进行展期处理的基础上,基于条件收益分别服从正态、学生t、GED和skewed-t分布的假设,运用GJR GARCH模型对波动非对称性建模,并对模型设定偏误进行严格诊断检验。研究发现:GJR GARCH模型能很好地捕捉股指期货市场波动的非对称性;基于skewed-t分布的波动模型的准确性明显优于其他分布下的相同模型;与S&P500股指期货市场相比,我国股指期货市场波动的非对称性较弱。

    2015年05期 No.457 7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2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沪深300股指期权市场是有效的吗?——基于仿真数据的期权平价关系研究

    赵强;顾桂定;

    本文以我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沪深300股指期权仿真交易数据、沪深300指数的一分钟高频数据为研究样本,基于看涨看跌期权平价关系研究我国沪深300股指期权仿真市场的有效性。研究发现:采用参数和非参数统计方法的我国期权市场的看涨看跌平价关系不成立,这表明我国股指期权市场定价效率低下,沪深300股指期权仿真市场不是一个有效的期权市场;事后套利策略和事前套利策略获得了显著超额收益,这说明投资者的不完全理性是导致我国股指期权市场定价效率低的原因。

    2015年05期 No.457 79-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9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门限面板模型的金融发展与外汇储备宏观经济效应分析

    马野驰;蒋抒博;王永胜;

    本文选择40个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数据建立门限面板模型,考察两次金融危机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不同金融发展水平时外汇储备对出口、投资、消费和总产出的宏观经济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危机对出口具有促进作用,对投资、消费和总产出具有消极影响;金融发展水平较低时,外汇储备对出口、消费和总产出具有积极影响;金融水平取得一定发展时,外汇储备对出口和投资具有消极影响,对消费具有积极影响;金融高度发展时,外汇储备对出口和消费具有积极影响,对总产出具有消极影响。

    2015年05期 No.457 85-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前景理论的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实证研究

    刘青云;杨有振;

    本文基于前景理论,以我国97家商业银行2003-2013年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商业银行是否满足前景理论的假设条件。结果表明: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尚不能完全实现"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与国外银行相比,收益不能完全成为抑制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工具。因此,我国高收益商业银行不能表现出风险承担的自我抑制,而是同低收益商业银行一样,保持较高的风险承担动机。这表明我国商业银行依靠内部控制进行风险承担约束的机制尚未形成,必须依靠外部监管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进行校正,以实现金融安全和金融稳定的目标。

    2015年05期 No.457 93-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5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我国非正规金融的风险与规制研究

    牛华勇;彭龙;凌林;

    非正规金融是正规金融体系的有效补充,但也潜藏着巨大的风险,对金融市场秩序乃至国家宏观调控产生干扰。本文采用博弈矩阵对合会与地下钱庄两种非正规金融组织的风险进行系统分析,得出非正规金融潜在风险的影响因素,并据此提出规避非正规金融机构潜在风险的建议。

    2015年05期 No.457 100-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3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世界经济

  • 技术溢出、国际贸易与技术进步:单部门理论模型

    尹今格;

    本文以两个国家、单部门理论模型为基础,从种类增加型创新与质量提高型创新两个角度,分别推导封闭经济、仅存在知识的跨国溢出和知识溢出与产品市场一体化同时存在三种情况下的创新增长率及消费指数的增长率,并将这三种情况下的增长率加以比较,结果表明,知识溢出与产品市场一体化同时发生条件下的创新增长率和消费指数增长率最高,其次是仅有跨国知识溢出时的增长率,最后是封闭经济的增长率。

    2015年05期 No.457 106-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2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贸易增加值口径下的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复杂度测算及国际比较

    张亚斌;肖慕艺;

    在贸易增加值统计口径下,本文利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对我国服务贸易行业国内增加值率进行测算,并据此对1997-2011年我国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复杂度进行测度和国际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复杂度总体上呈现出逐步攀升的态势,但目前仅居于世界中游水平;出口技术复杂度变化呈现出明显的行业差异性,与加工制造业相比,服务贸易行业整体上拥有较高的国内增加值率,但水路运输业、航空运输业等部门国内增加值率较低,其真实的出口技术复杂度水平仍较低。

    2015年05期 No.457 113-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K]
    [下载次数:10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1 ] |[阅读次数:0 ]

经营管理

  • 评估者内隐人性观对受评者绩效评估公正感的影响

    江卫东;王超;

    本文通过构建关系模型对177名主管与399名企业员工的样本调查数据进行阶层回归分析,实证研究评估者内隐人性观(IPT)对受评者绩效评估公正感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评估者内隐人性观对受评者绩效评估公正感存在显著影响,受评者IPT对评估者IPT与评估者公正感、评估等级公正感、相关利益公正感关系起显著正向调节作用。

    2015年05期 No.457 122-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相对领导-成员交换对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

    冉霞;杨倩;

    本文采用路径分析和跨层次方法,通过对42个生产班组579份员工-主管配对问卷的数据分析,考察个体与群体两个层面相对领导-成员交换对员工的情感承诺和建言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个体和群体相对领导-成员交换正向影响情感承诺及顾全大局式建言,负向影响自我冒进式建言,情感承诺在两层相对领导-成员交换与建言行为间都起中介作用,而群体相对领导-成员交换对个体相对交换与情感承诺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并不显著。

    2015年05期 No.457 130-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5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PPP的本质、产生动因及演化发展动力机制

    樊千;邱晖;

    PPP是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通过契约关系形成的一种半组织、半市场的混合组织;PPP存在的动因在于节约交易成本及改善公共福利,实现公私两个部门的双赢,其成功的关键在于有效的合同治理并辅以必要的信任机制;PPP演化的外部动力源于市场需求、政府导向和竞争机制,内部动力源于创新机制和学习机制。

    2015年05期 No.457 137-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13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2 ] |[阅读次数:0 ]
  • 我国民间商会功能运行阻滞机制研究——基于结构功能主义的分析视角

    黄建;

    商会的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结构深刻变化的产物,我国民间商会在公共治理体系中发挥着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独特功能。然而我国民间商会的功能在现实生活中却存在着履行功能受阻、发挥作用失灵的状况,其原因主要是民间商会在治理体系中角色定位的失当和结构关系失衡。因此,须外调角色、內塑关系,重构与优化结构,实现保功能、促发展之功能目标。

    2015年05期 No.457 144-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4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物流研究

  • 零售商主导的双回收渠道闭环供应链决策分析

    梁喜;马春梅;

    在零售商主导的市场中,针对废旧品有两条回收渠道并且回收具有竞争性的情形,本文运用博弈论建立了三种具有竞争性的双回收渠道闭环供应链模型,对比分析了三种混合回收模式下供应链成员的价格、回收水平、利润以及整个供应链的利润,并分析了竞争对节点企业决策和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制造商和零售商竞争回收的模式最优,批发价和零售价与竞争强度呈正向关系,回收率、成员利润以及供应链总利润与竞争强度呈反向关系。

    2015年05期 No.457 152-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K]
    [下载次数:4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旅游文化

  • 我国出境旅游者风险感知差异及其信息来源偏好

    朱诗荟;

    本文以我国实际出境旅游者和潜在出境旅游者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分析"身体风险"、"时间金钱风险"和"社会心理风险"三大出境旅游风险因子,考察他们对普遍意义上的出境旅游的风险感知,研究"低风险感知市场"、"高风险感知市场"和"两高一低风险感知市场"在人口统计学特征、信息来源偏好等方面的差异,并从目的地营销管理组织的角度提出针对这三类细分市场所应采取的营销对策。

    2015年05期 No.457 163-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9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系统理论的草原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王汉祥;赵海东;

    草原旅游是由居民、企业、游客,以及草原生态等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草原旅游系统的要素属性和内部关系决定了必须以保护草原生态和草原文化为核心,建立草原旅游地居民集草原所有者、旅游经营者和文化传承者于一体的制度模式,在草原生态系统和社会制度系统约束下实现各活动主体目标相容、彼此协调,才能实现草原旅游可持续发展。

    2015年05期 No.457 169-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4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沿海地区旅游产业结构多维测度与评价

    刘佳;李晨;于水仙;

    本文采用产业结构差异分析、稳定性分析、变动指数、生产力系数以及空间统计分析等方法,在对我国沿海地区旅游产业结构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沿海地区旅游产业结构进行多维测度和评价。研究表明我国沿海地区旅游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系统趋于稳定,但依然存在旅游产业结构缺乏创新,对推动旅游经济发展作用有待提高等问题;旅游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旅游经济增长影响的空间差异显著,环渤海与长三角地区旅游产业结构、生产力水平亟需提高。

    2015年05期 No.457 173-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1K]
    [下载次数:4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发展旅游业与缩小区域经济差距

    王淑新;胡仪元;

    基于2000-2012年31个省(区、市)的空间面板数据,本文采用空间计量分析法探讨发展旅游业在我国省域经济不平衡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发现旅游业在不同区域扮演的角色具有差异性:在全国范围内,旅游业成为推动各省(区、市)缩小经济发展差距的因素,有利于区域经济均衡增长;在内陆地区,这一作用也得到了验证;在沿海地区,尽管旅游业扩大了各省(市)的经济发展差距,但各地依然要重视发展旅游业。上述发现在客观上验证了旅游经济较落后的内陆省份,充分重视发展旅游产业政策的有效性。

    2015年05期 No.457 181-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4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商法论丛

  • 论我国出口管制法律体系的重构——基于“稀土案”的思考

    韩永红;

    我国为保护稀土等自然资源而采取的出口限制措施,在WTO体制下面临困境。为满足国家利益的刚性需求,我国应跳出利用WTO例外条款进行抗辩的法律困局,改变制度依赖路径,在履行国际法律义务的同时以国家安全为立法目标,重构出口管制法律体系,包括:制定《出口管制法》,整合出口管制清单、提升其全面性和技术性,加强促进出口管制遵守的制度建设,以及谋求加入多边出口管制机制,以推动区域性出口管制机制的发展。

    2015年05期 No.457 185-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下载次数:7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商业研究》杂志稿约

    <正>《商业研究》杂志创刊于1958年,由郭沬若题写刊名,是中国商业联合会主管,哈尔滨商业大学和中国商业经济学会主办,以反映最新商经理论和现代科技与经济相结合为特色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经济类专业学术性期刊,是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科

    2015年05期 No.457 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5K]
    [下载次数:2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