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研究

国庆60专稿

  • 我国财政体制60年:演进、运行与优化

    王曙光;蔡德发;

    财政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块"硬骨头",它的调整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勾勒其制度变迁轨迹、分析总结其演变规律,有益于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财政关系。因此,回顾建国60年来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过程,展望其未来一定时期的发展趋向,并结合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优化我国现代公共财政体制是当前财政学界一个亟待破解的重要课题。

    2009年10期 No.390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4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中俄边贸60年回顾与展望

    赵德海;

    中俄边境贸易60年历程是一个由小变大、由弱变强、不断拓展完善的发展史,是中俄60年经济转轨调整的真实写照。目前,在中俄边境贸易递进与优化的进程中出现了贸易主体多层次、贸易产品结构合理化、贸易方式多样化、合作内容多领域等良好势头,但也面临一些矛盾和问题。在俄罗斯即将加入WTO,双方辟建自由贸易区,以及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俄罗斯远东大开发将互动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采取措施、加强合作、壮大中俄边境贸易是研究的立意所在。

    2009年10期 No.390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5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失地农民安置模式选择研究

    刘海云;刘吉云;

    失地农民安置方式对失地农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而传统安置模式的失效,引起失地农民问题的产生。土地换保障型、土地入股型、留地安置、综合开发及土地集中开发等创新安置模式,虽然顺利解决了城市化和失地农民发展的矛盾,实现了城市发展和失地农民的双赢。但是,从农民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看,各有其优缺点,对安置模式的选择,应考虑长久可持续的就业安置和发展的模式,解决失地农民贫困化问题。

    2009年10期 No.390 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9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5 ] |[阅读次数:0 ]
  • 居民休闲消费效应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潘建伟;赵娴;史家宁;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的消费领域不断扩大,休闲消费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休闲消费有利于扩大内需、拉动国民经济增长,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带动休闲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增加劳动者的就业途径,提高劳动者素质。我国现阶段居民休闲消费的影响因素与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居民休闲消费需求的多样性以及休闲消费供给的有限性,居民收入的有限,休闲服务业服务质量与相应基础设施的局限等。

    2009年10期 No.390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6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的原因及其调整

    刘威;陈继勇;

    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的核心是中美信息与通讯产品贸易顺差,但并非所有的高技术产品都呈现中国对美贸易顺差。造成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的原因主要是外资对华高技术产品加工生产工序的产业转移、美国对华技术出口管制及中国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在外资对华产业转移过程中,美国、中国及东亚经济体间形成了三方"互利",但非"共赢"的利益分配格局,因此我国亟需采取措施调整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使贸易各方真正从中美贸易中"共赢"。

    2009年10期 No.390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7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商经理论

  • 连锁零售企业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毛太田;陈英武;邹凯;

    分析生产企业和零售企业在选择评价供应商时的差异,总结已有指标体系在设计方面存在的不足,结合连锁零售企业的经营特点,构建连锁零售企业选择和评价供应商的指标体系,为连锁零售企业在实际应用中提供帮助,使其能挑选出较为合适的供应商。

    2009年10期 No.390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8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1 ] |[阅读次数:0 ]
  • 产业集群与社会资本:一个文献综述

    卢林;姜滨滨;

    虽然关于产业集群中社会资本的定义和分类仍然存在分歧,但社会资本对产业集群的积极作用已经得到广泛认同:社会资本能够促进产业集群形成,能够提升产业集群的竞争能力及优势,并且对产业集群创新机制具有正面影响。产业集群与社会资本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现有文献主要是在产业集群相关研究中涉及社会资本,缺乏对产业集群与社会资本的专门研究,并且对社会资本的负面影响研究不足。

    2009年10期 No.390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9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国外股权激励与经营者信息披露研究综述

    罗富碧;冉茂盛;杜家廷;

    近年来,国外的学者对股权激励与经营者信息披露问题进行了理论研究,同时也实证了国外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经营者信息披露之间的关系。随着美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频频曝光,股权激励的负面效应已逐渐引起了国外学者的关注。通过对国外研究股权激励与经营者信息披露关系的理论与实证文献进行综述,可为国内研究股权激励效果的学者及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

    2009年10期 No.390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17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网上消费感知风险研究综述

    王玉;王焕玉;腾跃民;范高潮;

    感知风险是消费者行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与决策有重要的影响。对于网上消费这一新的消费方式,感知风险研究所取得的进展如何,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对于企业而言,若想提高消费者网上购物的数量,仅仅提高产品和服务的绩效是不够的,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网上零售商的服务,改善网上的经营环境等。

    2009年10期 No.390 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22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循环经济的绿色供应链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李明生;李炳秀;

    随着资源耗竭和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循环经济模式下的绿色供应链管理必然成为工业发展的趋势,而能力评价是绿色供应链实施的关键。目前,绿色供应链的研究框架尚未建立,对绿色供应链评价体系的研究尚未完全展开。鉴于此,从循环经济及循环经济模式下的绿色供应链的特点入手,在借鉴中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个方面构建了循环经济模式下的绿色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各个指标具体化,形成一个二级指标体系。

    2009年10期 No.390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8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就业与失业统计指标的国际比较及借鉴

    熊鸿军;戴昌钧;

    由于我国就业与失业统计数据长期遭到西方许多国家的猜度和质疑,实现我国就业与失业统计指标与国际一致势在必行。通过对部分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就业与失业统计指标的系统比较,剖析我国当前就业和失业统计中存在的问题,明确了其中的缺陷和不足,并就我国就业与失业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思考。

    2009年10期 No.390 4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9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人力资本在环渤海区域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刘文;罗润东;房光婷;

    作为发展中的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环渤海区域的经济增长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利用有效劳动和人力资本外部性经济增长模型对环渤海五省市1978-2006年的GDP、固定资产投资和人力资本等变量的回归分析表明:人力资本越来越成为推动该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五省市人力资本的直接贡献率和间接贡献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环渤海区域经济增长开始由"物质资本投资推动"向"人力资本推动"转变,但五省市均呈现出非均衡的经济增长态势。

    2009年10期 No.390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2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购买水产品决策外部影响因素研究

    唐步龙;

    研究城市居民购买水产品决策过程中的外部影响因素对市场经营者、消费者和政府部门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对淮安市182位购买者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方法从11个可能影响购买者决策的维度中提取了4个影响因子,实证表明这4个影响因子解释了水产品购买决策外部影响因素的大部分。

    2009年10期 No.390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循环经济价值链模型及绩效评价

    赵春雨;

    一个区域的循环经济价值链绩效是该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有效性的衡量标准,通过构建包括企业、产业和社会三层价值链的网状结构框架,分析区域循环经济价值链的目标效应,设计科学的循环经济价值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为了消除指标间自相关性的影响,选择模糊积分方法进行循环经济价值链的绩效评价,为循环经济价值链绩效评价作一项开拓性研究。

    2009年10期 No.390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3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全球价值链理论研究述评

    谭文柱;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前完全由一家企业单独生产的产品,现在可能被切割成许多不同的价值环节,由遍布全球、成千上万家企业同时协作生产。基于价值环节在企业之间分割、组合及其在全球布局的现象,理论研究者提出了全球价值链的概念和相关理论,涌现了大量相关文献,本文试图对这些研究的演化及发展进行归纳、比较和总结,对其主要结论进行评述。

    2009年10期 No.390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12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 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对本土创新主体的挤出效应

    王凤霞;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的增加改变了我国技术创新系统要素结构和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竞争状态。通过构建跨国公司参与下的我国技术创新主体竞争关系模型,探究双方对有限科研资源和市场资源的争夺态势及其演变规律和挤出效应大小,认为重新构筑实力型企业发展范式,推动本土企业竞争实力提升是避免或减少跨国公司挤出效应的根本所在,政府制订执行政策与法律法规的能力是引导规范两主体竞争、减小跨国公司挤出效应的基本保障。

    2009年10期 No.390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经营管理

  • 人力资源冗余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钟和平;张旭梅;方润生;

    保持适度的人力资源冗余能提高企业绩效,以河南省283家企业为例,人力冗余与企业绩效之间呈倒置"N"型关系,当企业的人力资源冗余太少时,人力资源冗余与企业绩效负相关;当企业的人力资源冗余适度时,人力资源冗余与企业绩效正相关;当企业的人力资源冗余过多时,人力资源冗余与企业绩效负相关。

    2009年10期 No.390 6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6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面向产品的供应链成本核算体系构建研究

    宿晓;

    面向产品的供应链成本核算与分析是进行产品成本改善和供应链成本管理的基础,产品的供应链成本应包括直接成本、物流成本、交易成本和制造费用四个项目,以此为基础才能设计出"直接成本"等相应的辅助核算会计科目,构建了基于作业成本法的供应链成本核算的总体框架,并针对我国企业管理的现状制定出进行供应链成本核算与分析的具体实施对策。

    2009年10期 No.390 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3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母子公司股权关系对子公司定价行为的影响

    彭忆;钟姗姗;

    股权控制是母公司实现对子公司控制的基本模式,不同的股权关系所形成的控制力和影响存在差异。按与母公司所形成的不同股权关系,子公司可以分为全资子公司、控股子公司和参股子公司。母子公司之间产品价格的实施既会影响到集团整体战略,也会影响到集团各方利益。因此,母公司会对子公司的定价行为进行控制来实现集团的整体利益。

    2009年10期 No.390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海外并购:中国企业如何应对美欧的反垄断挑战

    成善德;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的鼓励,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走出国门并购海外企业,尝试着跨国产业重组。然而,国外的反垄断法使得一些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功败垂成。因此,通过对欧美反垄断法体系及近来反垄断规制趋势的具体分析,结合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尝试性地为中国企业进军欧美,顺利进行跨国并购重组提供应对策略。

    2009年10期 No.390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5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集群企业融资现状及政策需求分析

    伍中信;曾繁英;

    调研数据表明集群企业存在资金短缺、融资难现象;税负重和税负不公、补助信贷缺失及集群企业间融资协作能力弱是集群企业资金不足的重要原因,为完善税制,须建立支助信贷机制及促进集群企业间实施步步为营融资法等相应对策。

    2009年10期 No.390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4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建筑企业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的选择

    周亮;曲洪建;郑建国;

    从建筑企业的特征入手,构建了一套详细的绩效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一个改进的AHP-BP模型,从而实现了对建筑企业进行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的选择。用实例对该模型进行验证,取得了较好的评价效果。实践证明,该模型应用简单,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2009年10期 No.390 8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5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人力资本参与剩余分配的博弈分析及合约选择

    王海兵;程仲鸣;

    人力资本是否参与剩余分配以及参与的程度,取决于人力资本所有者和物质资本所有者之间的博弈,可行的分配合约由博弈均衡解给出。为此构建了基于物质资本主导型合约以及双赢策略合约的两类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并对两种均衡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研究,探讨了人力资本参与剩余分配的条件及其对合约选择的影响。

    2009年10期 No.390 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供应链分销商绩效模糊聚类分析

    马红燕;张光明;

    分销商绩效评价是供应链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供应链管理体系中,分销商发挥着重要的物流与服务整合提供商的职能。如今的分销商正从原来简单的经销主体转向全面的综合物流服务和集成管理商。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客观、有效地评价分销商的绩效运行规律已经成为了供应链管理学界理论研究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2009年10期 No.390 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2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改革探索

  • 我国企业价值评估中的相关问题研究

    徐爱农;曹中;

    目前我国企业价值评估业发展滞后于社会需求,企业价值评估实践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包括非股份制企业的价值如何评估、成本法的独立使用、持续经营企业价值评估中的价值类型选择、收益法中折现率参数的确定等。因此,我国评估界必须加紧探索适合我国实际的评估理论和评估方法,以此推动我国企业价值评估业的发展,更好地发挥企业价值评估服务经济发展的功能。

    2009年10期 No.390 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27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3 ] |[阅读次数:0 ]
  • 第三方城市营销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杨保军;

    在现代网状经济条件下,城市政府通过引入第三方相关利益者参与到城市营销中不仅弥补城市营销成本,而且使城市营销走出单一的直线营销思维。理论和实践证明,第三方城市营销模型将给现代城市营销提供重要的思路。

    2009年10期 No.390 98-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2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城市竞争力提升:从产业集群到产业品牌

    王东强;田书芹;

    产业集群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竞争的主要形式和手段。但随着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竞争加剧,产业集群面临着许多自身无法克服的弊病。可以运用产业品牌理论促进产业集群的升级,从而提高城市竞争力。

    2009年10期 No.390 102-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3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第三产业地区间差距的实证研究

    余康;郭萍;

    利用夏普里值(Shapley value)分解法,对我国第三产业地区间差距的原因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第三产业人均资本存量、地理区位和城市化率是影响第三产业地区间差距的三个最重要因素。另外,其它影响因素依次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优惠政策、第三产业人均FDI、科技竞争力、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

    2009年10期 No.390 105-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江苏经济增长路径选择的实证研究

    李竟成;

    采用C-D生产函数分阶段研究了不同时期影响江苏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及变化趋势,结果显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主要影响因素也不同,但大体而言基本遵循要素投入、要素配置效率、要素使用效率的逻辑演进规律。

    2009年10期 No.390 108-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财经纵横

  • 全流通时代大股东股份减持的问题与对策

    陈耿;陈秋;

    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大股东所持有的限售股取得了上市流通权。为了满足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要求,大股东频频在二级市场上进行股份减持。根据我国资本市场的实际,在大股东股权减持的过程中暴露出一些主要问题,所以需要采取一些针对性的对策措施,包括丰富大股东出售股票的渠道,严格信息披露,弱化大股东的信息垄断优势,建立健全大股东股份减持的制度规定等措施。

    2009年10期 No.390 112-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6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0 ] |[阅读次数:0 ]
  • 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安强身;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是实现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探讨构建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标准的基本原则,并从法制环境、信用环境、农村经济金融发展等方面,对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

    2009年10期 No.390 115-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8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风险资本与财务治理:基于融资契约的分析

    张正国;

    风险资本是一种特殊的权益资本融资契约,关于风险资本契约的研究,现有许多文献对契约工具选择关注较多,而对财务治理作用方面关注较少。分析了风险资本融资契约工具选择,为探讨其在公司财务治理方面的作用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

    2009年10期 No.390 118-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三农经济

  •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行机制分析

    黄胜忠;徐旭初;

    通过分析市场化进程中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行机制,以浙江省为例,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机制的三个基本特点:(1)农民主体,多元主导;(2)面向市场,服务社员;(3)强调效率,体现公平,进行了深入的剖析,目的是为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2009年10期 No.390 121-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15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8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农户信用评估

    李俊丽;

    科学的农户信用评估是农村信用社防范农户信贷风险的有效手段。为保证农户信用评估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设计农户信用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求取各项评估指标的权重,并根据相关专家的意见确定农户信用评估指标的打分标准,同时考虑各项评估指标的权重,构造出农户信用评估模型。利用该模型科学评估农户信用等级,以提高农村信用社防范农户信贷风险的能力。

    2009年10期 No.390 125-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4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5 ] |[阅读次数:0 ]
  • 民族地区农业产业链拓展对策研究

    龙祖坤;

    民族地区由于历史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原因,农业主要依靠自然再生产,已经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加之生产规模小,交通通讯设施落后,技术、资金、人才的紧缺,严重制约着该地区农业产业链的拓展,因此,必须依靠政府的引导,使产业链上各个节点协调发展,推动整个经济的持续发展。

    2009年10期 No.390 128-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2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农村土地要素市场化测度的实证研究

    邓晰隆;陈娟;

    在继承和综合美国传统基金会和加拿大弗雷泽研究所市场化测度的基本思想上,建立了测度农村土地要素市场化程度的指标体系,并以对四川省苍溪县农村进行实地调研的数据资料,计算出该县农村土地要素市场化程度的值,发现目前农村土地要素市场化的程度十分低下,处于非市场经济状态。这说明在农村经济改革中的重点应更加侧重于农村土地要素市场的培育。

    2009年10期 No.390 13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5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评价体系

    何剑;

    各级政府非常重视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问题,但如何评价这种转变,如何促进其转变,是现实的难点和研究的热点。以新疆为例,选取生产率、物质投入、农民生活水平、农业产业结构等指标构成评价体系,用满意函数计算满意度,量化地描述农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实现程度,进而对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2009年10期 No.390 135-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农业产业结构与农业经济增长:以黑龙江省为例

    王颜齐;郭翔宇;

    借鉴多部门经济模型的基本思想,测算了黑龙江省1992-2006年农业产业结构变动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表明考察期间内农业经济增长的4.92%可以由产业结构变动来解释;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具有波动性、阶段性和周期性等特点,农业经济表现出不稳定性;2004年以后,农业结构趋于平稳,对农业经济增长表现出稳定的正向作用。

    2009年10期 No.390 138-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K]
    [下载次数:8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的财政政策研究

    王广深;王金秀;

    从农村消费需求理论看,我国农村消费需求不足,农民可支配收入、农村消费环境、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程度、收入分配公平程度、农村信贷成本等是影响农村消费需求的主要因素。从财政角度解读我国农村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增加农民收入提高购买力、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调节社会分配机制纠正社会分配不公、激活农村消费信贷是扩大农村消费需求之良策。

    2009年10期 No.390 141-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4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城镇化中的农村市场消费特点

    王艳;

    我国农村正在经历一场规模空前的城乡统筹改革运动,城镇化不仅促进了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调整,还在客观上改变了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各种因素,大规模的农民开始"转型"。21世纪成功的企业或许是那些迅速占领农村市场的企业,企业面对转型期的农村市场和转型农民任重而道远。

    2009年10期 No.390 145-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3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电子商务

  • 电子商务虚拟物流研究趋向

    戴勇;

    虚拟物流是电子商务物流的一个发展模式,很多研究集中在这个范围内。在对电子商务虚拟物流领域的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该领域的两大研究趋向:基于服务控制的电子商务虚拟物流管理模式和虚拟物流的决策中心研究。

    2009年10期 No.390 147-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4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电子商务系统在旅游业的应用研究

    齐莉丽;赵涛;赵丽华;

    针对目前我国旅游业的电子商务系统应用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研究旅游业中应用电子商务的形式,探讨旅游业电子商务系统的应用现状,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旅游电子商务系统功能简单、公众对网络安全缺乏信心、以及电子商务人才匮乏等。并从电子商务系统应用的角度,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旅游企业提高其竞争实力和顾客满意度提供有益借鉴。

    2009年10期 No.390 152-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9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经济热点

  • 微型企业的就业促进作用

    陈金波;

    河南微型企业在促进就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就业人数增长迅速,而且在就业总人数中的比重有所提高,是新增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而且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在不断增强。但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河南微型企业在促进就业方面还存在企业数量过少、就业总人数不多、就业人数占就业总人数的比例较低、平均每户微型企业吸收就业能力较弱等突出问题。因此,河南有必要制定专门政策、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促进微型企业的发展。

    2009年10期 No.390 155-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4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劳动力转移视角的劳务品牌建设

    朱强;

    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劳务市场正由单纯的体能型向技术型、特长型转变,劳动力转移也由过去的自发形成、各自为政进入劳务品牌时代。尽快培育出具有特色的劳务品牌,走组织化、集约化、以增强市场竞争力为核心的品牌劳务之路,有助于劳动力转移产生由量到质的根本性转变。在各地的劳务品牌建设中,"扬州三把刀"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其主要经验为:政府引导、地域特点明显、特色培训、创新经营、注意宣传与保护等。

    2009年10期 No.390 159-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2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理性看待美元贬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李一文;

    美元持续贬值对中国经济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积极影响表现在:美元贬值有利于中国扩大利用外资额度、改善我国的贸易条件、易于宏观调控、扩大消费和促进出口产品的结构优化;消极影响表现在:它会减缓中国出口贸易、加剧我国与欧洲之间的贸易摩擦、造成外汇储备直接损失、对中国货币政策调控宏观经济带来新的挑战及加速中国通货膨胀的步伐。面对消极影响,中国应该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如迅速建立外贸运行监控体系和国际收支预警机制、扩大内需、促进进出口结构优化和调整我国币种储备结构,等等。

    2009年10期 No.390 162-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6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商务论坛

  • 基于SWOT分析的地下超市营销策略研究

    费明胜;赵玉龙;

    随着竞争的加剧、经营成本的增加以及城市土地资源供应紧张,地下超市这一零售业态的发展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在利用SWOT分析法对地下超市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能力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就我国地下超市的发展提出一些针对性的营销策略:调整商品结构,满足顾客需求;提供优质服务,获取顾客忠诚;做好促销管理,抢占顾客心理。

    2009年10期 No.390 165-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供给替代与非均衡相关:生猪及猪肉产量安全检验

    邵祥东;张广胜;

    根据协整和偏相关分析理论,利用1992-2006年的统计数据对生猪、猪肉生产及相关农产品对其替代性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生猪及猪肉供给安全,相关农产品替代程度微弱,生猪行业内变量相互不构成格兰杰因果关系。此项研究的政策意义在于:建立生猪生产预警机制对稳定生猪及猪肉市场价值重大。

    2009年10期 No.390 168-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我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风险

    孙文远;戴枫;陈怡;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可以为一国带来垄断利润,但是在战略性贸易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着扭曲的规模经济风险、竞争模式风险、资源竞争风险、信息风险、国外报复风险、政府行为的非理性风险等。因此在中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一些具体问题,以克服因条件的不完备而带来实施效果的弱化。

    2009年10期 No.390 172-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2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我国商业发展的空间分异研究

    张明东;陆玉麒;

    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基本指标,构建表征省域单元商业发达水平的商业发达指数和商业吸引力指数,及我国商业发展的空间梯度差异。在梯度差异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我国商业发展差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水平是最主要的因素,市场发育水平和交通通达性也是重要影响因子。

    2009年10期 No.390 175-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灰色营销的道德评价:营销人员异同

    周筱莲;庄贵军;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和比较,研究了营销人员对于灰色营销的道德评价。营销工作由其性质决定,营销人员对于灰色营销行为的不道德评价低于企业的其他人员,而对灰色营销行为的同情心和灰色营销行为倾向高于企业的其他人员。

    2009年10期 No.390 179-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3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明清时期江西商人商业伦理精神的价值辨析

    余龙生;

    明清江西商人商业伦理精神的内容主要包括据义求利的财富伦理、崇俭黜奢的消费伦理、以和为贵的和合伦理、诚信经商的经营伦理、崇奉许逊的信仰伦理。在探讨明清江西商人商业伦理精神现代价值时,应结合我国市场经济的实际,不仅要看到江西商人商业伦理与现代市场经济的相合之处,也要看到其与现代市场经济的相异之面。考察明清江西商人商业伦理精神的价值在于:能为人们树立健康新型的财富观念、促进市场经济的和谐发展、倡导勤俭节约的社会风气、建设现代市场的经营伦理等提供历史的借鉴。

    2009年10期 No.390 182-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3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商法论丛

  • 市场流通立法的基本原则探析

    吕炳斌;

    我国目前正在进行市场流通立法,商务部计划于2009年提出《市场流通基本法》草案。但在市场流通立法中,有必要重申适度干预经济这一基本原则,且现代商事经济立法也应该引入"以人为本"的观念,并在市场流通立法中应以消费者权利保护为终极导向。

    2009年10期 No.390 185-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股东派生诉讼的法经济学分析

    沈乐平;郝素霞;

    公司治理研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与企业界的关注,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的利益争论也受到广泛关注。我国公司法2005年的修订,更多关注中小股东利益,派生诉讼的明确即为一例,但用法律经济学的视角而论,派生诉讼是否能确实保护中小股东利益且公平有效,因此,以此为出发点,研究中小股东派生诉讼的经济效用。

    2009年10期 No.390 189-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3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餐旅服务

  • 基于行为特征的河南入境韩国游客满意度研究

    陈楠;乔光辉;白凯;

    游客的满意度对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选取河南省入境韩国游客为研究对象,对其旅游需求、行为特征及旅游的满意度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河南入境韩国游客对旅游景点因子、旅游住宿因子、旅游餐饮因子、旅游项目因子、旅游购物因子与旅游服务因子的满意度和整体满意度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中对旅游住宿因子、旅游餐饮因子、旅游服务因子的满意度在整体满意度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韩国游客的整体满意度与忠诚度(重游意识、推荐意识)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2009年10期 No.390 192-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7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陕西省服务业发展水平地区差异实证研究

    张涑贤;何汉东;

    为对陕西省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进行实证研究,选取8个服务业评价指标进行因子分析,综合评价了陕西省各地区服务业发展水平,并以因子分析结果中的主公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为指标,对陕西省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进行了聚类分析。同时结合当地经济情况分析了各类地区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和特点,为有效推动各类地区服务业的发展和提高全省服务业的整体水平提供决策依据。

    2009年10期 No.390 197-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旅游产品文化及其传递探析

    初晓恒;

    旅游业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旅游已成为游客经久不衰、最热衷的旅游资源,从而文化必不可避免地成为了旅游产品的内核和本质。由此,在重视旅游业发展状况以及旅游研究呈现多元化的同时,研究旅游产品文化挖掘及其传递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对旅游企业发展的作用问题,也就成为目前旅游界人士所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

    2009年10期 No.390 199-2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4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旅游产品的信息性差异化模型

    张超;

    通过构建一个基于信息传递的旅游产品特征空间模型,将消费者偏好、二次运输成本、广告技术、规模经济、产品价格,以及旅游产品种类纳入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之中,重点研究了厂商通过广告强度寻求游客心理差异与上述各要素之间的变动关系。

    2009年10期 No.390 204-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民生经济

  • 基于DEA动态聚类的江西省城市群空间整合战略研究

    刘耀彬;张安军;姜晓璐;

    对城市群进行空间整合来提升其竞争力,是实现崛起的有效途径之一。其基本思想就是将城市经济投入的强度与城市空间联系的效果结合起来,从时间开发次序、空间建设重点、产业培育途径和基础设施共建等四个方面来应用到城市群空间整合的战略研究中。

    2009年10期 No.390 209-2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4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水资源分配的博弈分析

    李磊;吴丹;

    基于集中机制和市场机制的水资源分配原则,根据我国水资源分配体制改革的大方向,提出了基于混合机制的主从递阶水资源分配模式,并建立了二层规划模型。该模型既能够反映出上层决策体——政府为优化自身目标而进行的宏观供水量的调控,又能反映出下层决策体——用水户在上层政府的宏观供水量调控下为使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寻求的市场供水量。通过二层规划的求解结果,说明了这种新型水资源分配方式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2009年10期 No.390 213-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4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