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研究

商经理论

  • 中国零售业如何应对金融危机的挑战

    黄国雄;

    由美国引起的这场金融危机,已席卷全球,波及方方面面,从虚拟经济到实体经济、从国际到国内,从生产企业到流通企业,从进出口贸易到国内市场,无一不受波及和影响,都面临着考验和挑战。如何应付这场金融危机的冲击,是中国零售业必须面对的首要任务。

    2009年03期 No.383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5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从2008北京奥运会影响效应看杭州旅游业发展的机遇

    梁雪松;罗诗旻;

    历届奥运会对主办国旅游业具有"峰聚效应"、"干扰效应"、"反感效应"、"碰撞效应"和"排挤效应"等影响。杭州虽然远离奥运举办地,但奥运会也将为杭州旅游业带来诸多"后续效应"和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杭州应借助奥运会的诸"影响效应",实施奥运旅游发展战略,提高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杭州旅游品牌在海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009年03期 No.383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3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营销组合理论的回顾与展望

    谢春昌;

    营销组合理论的发展具有连续性。新旧组合理论不是相互替代而是相互补充和完善。营销组合理论以简练的方式反映了营销理论的发展并具有一条清晰的发展主线,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的加剧,生产者在营销组合中的地位在逐渐弱化和降低;消费者的地位在逐渐强化和提高,并最终达到了两者的平衡。营销组合理论的发展趋势表明,融合生产者、消费者、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强调营销所涉及的各方之间的平衡、和谐关系是营销理论研究发展的方向。

    2009年03期 No.383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36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宽带薪酬设计研究

    杨倩;黄光球;杜荔红;白黎;

    宽带薪酬打破了传统薪酬结构所维护和强化的等级观念,引导员工重视个人技能的增长和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和企业的整体绩效。为营造一个以绩效和能力为导向的企业文化管理,在遵循薪酬设计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宽带薪酬,以期能更好地激励员工。

    2009年03期 No.383 10-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5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关于跨国公司的理论范畴探讨

    张阳;阿提坎木;丁源;

    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的理论应该解释或分析哪些问题,其研究焦点是什么?这些问题已多次被学术界争论过。有必要从跨国公司的性质、形成动因、演变和发展、内部环境条件及其与外部环境关系等角度,通过归类和分析关于跨国公司的相关理论,有必要总结该理论应该解释或分析的一系列问题,归纳真正属于跨国公司理论范畴的一些重要理论,并对该理论的研究焦点提出了一些建议。

    2009年03期 No.383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4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我国旅游市场需求预测研究综述

    李君轶;马耀峰;杨敏;

    旅游者的需求和消费行为始终是中国旅游研究的前沿问题。我国在旅游市场需求预测研究方面也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通过对国内旅游市场需求预测近30年的研究成果的系统梳理,总结我国旅游市场需求预测研究的轨迹和特点,为我国进一步进行旅游市场需求预测研究提供借鉴。

    2009年03期 No.383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36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0 ]
  • 搜索引擎商业模式的综合评价研究

    欧阳峰;周卫军;赵红丹;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搜索引擎已成为人们利用互联网资源最有效的工具之一。众多搜索引擎商家在这一市场展开竞争。为了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搜索引擎企业不断地推动搜索技术本身的革新和商业模式上的推陈出新,更加专业化的搜索技术和更加商业化的运作模式成为当今搜索引擎的发展趋势。

    2009年03期 No.383 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8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工业企业绿色供应链环境成本协调分摊研究

    吴隽;王文杰;

    在工业企业绿色供应链中,环境绩效主要通过逆向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来体现,而环境成本的发生也多由这些环节引发。同时,经济指标与环境指标间平衡关系的维持关键在于环境成本的协调分摊。为此,环境成本的协调分摊问题既是节点企业合作关系建立的一个主要障碍,也是绿色供应链内合作关系建立的一个契合点。

    2009年03期 No.383 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4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中国上市公司首席财务官(CFO)薪酬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曹建安;张禾;孟令华;

    首席财务官(CFO)在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薪酬的高低对其在公司治理中职能的发挥具有重要的影响。根据2006年披露的我国上市公司年度报告,全面地对1081家上市公司首席财务官(CFO)的年度薪酬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有助于系统地了解和认识我国上市公司首席财务官年度薪酬的基本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2009年03期 No.383 30-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5K]
    [下载次数:6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奥运经济:拉动内需的好商机

    胡萍;

    奥运会是全球最具影响力和参与最广泛的体育盛会,已经不仅影响到体育文化产品和服务等产业的发展,而是更深层次地影响到举办城市的经济增长,能有效地带动主办城市和地区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对举办国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对中国经济发展起到了的促进作用,不仅向世界展示我国在经济、文化、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成就,而且拉动了经济的增长。

    2009年03期 No.383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8K]
    [下载次数:3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信息熵的不良资产评估组合预测模型研究

    张晓鹏;

    不良资产价值评估是其处置的前提和关键环节,而不良资产处置定价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常用的单一评价方法很难诠释不良资产的价值全貌。因此构建了一种基于信息熵的不良资产组合预测评估模型,通过不同专家运用不同评估方法对不良资产进行估价,分别计算每种评价方法的误差,此误差值运用熵值法计算几种单一评价方法的权重并以此来进行组合预测。该方法能综合单一评价方法的计算结果,大大提高了不良资产价值评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2009年03期 No.383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4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产业集群治理目标:集群剩余最大化

    曾繁英;

    集群治理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产业集群集体效益,获取集群经济剩余,因为"效益是人类生存、生活和生产所追求的最终目的,也是一切经济活动的最终目标"[3]。产业集群的群体共同发展特征迫使我们要超越企业视角看效益,集群剩余最大化是集群治理的最终利益诉求。

    2009年03期 No.383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3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我国石油技术服务企业国际竞争力培育策略研究

    赵旭;董秀成;舒睿;

    依据波特"钻石体系"对产业竞争力关键因素的描述,结合石油技术服务产业的特殊性,总结了石油技术服务产业的竞争力特征,并基于此构建了石油技术服务企业国际竞争力要素模型。在对国内外石油技术服务企业综合实力主要指标对比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现阶段培育国内石油技术服务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方向和策略选择。

    2009年03期 No.383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5K]
    [下载次数:2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制造企业动态管理模式及其运行管理研究

    宋加升;

    基于协同理论建立一种对环境具有自主适应性的制造企业动态管理模式系统的方法,对如何实施动态管理模式的运行的方法和系统运行管理的基本内容进行研究。所得出的制造企业动态管理模式的研究结果能够较好地解释该种管理模式变革的基本原理。

    2009年03期 No.383 5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GPK与ABC的比较分析及二者耦合性研究

    田中禾;王起闻;周学园;

    研究GPK和ABC实施流程,从四个维度对二者进行比较研究。然后结合各自在实务中的利弊表现,耦合构建出一种具有可操作性的新型成本核算与管理系统。分析表明,该系统尤为适用于非单位层次费用较多且规模较大的企业。

    2009年03期 No.383 5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2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论技术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影响因素

    唐现杰;毓帼;

    近年来,日益彰显出的技术资本在创新发展模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战略中的作用使得如何充分发挥技术资本所有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其中科学地界定技术资本及其影响因素,使技术资本合理地参与企业收益分配就是解决此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和手段。

    2009年03期 No.383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论列宁早期有关世界市场的经济全球化思想

    张晓忠;

    在早期关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一系列著作中,列宁提出了许多有关世界市场的关于经济全球化的思想,并且他看到了市场的全球化发展趋势。指出,市场也和社会分工一样能够由国内到全球无止境地发展;资本主义国家没有国外市场就不能生存;俄国边疆地区等国内市场已被卷入世界市场的旋涡。从而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已把非资本主义的古老俄国卷入了世界经济的漩涡。这些被以往的人们所忽略的全球化思想对于认识和应对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009年03期 No.383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3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投稿须知

改革探索

  • 企业IT外包绩效研究评述

    孙鹏;

    目前,IT外包合作的较低的满意度已使人们日渐意识到提升和保障IT外包绩效的重要性,而对IT外包绩效的研究却是一个薄弱环节。为此,从IT外包战略决策与IT外包执行过程管理对IT绩效的影响以及IT外包的绩效评价与控制三个方面总结国内外学者不同的研究视角,并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评述。

    2009年03期 No.383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4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地方政府在农业产业集群中的作用——以广东省德庆县的调查为例

    辛岭;

    产业集群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之一。广东省德庆县地方政府在农业产业集群形成和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政府在农业产业集群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开拓、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农业信息化建设以及金融支持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使德庆县的贡桔沙糖桔成为农业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2009年03期 No.383 7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5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刍议上海金融广告的媒介策略

    郑欢;

    金融广告在未来广告产业发展中,将日益突显出其作为新的投放增长点的趋势。然而作为广告产业发展的新领域,为避免其在发展过程中少走弯路,尝试以上海金融广告市场为例,分析目前金融广告投放的主要问题,提出未来发展的策略建议。

    2009年03期 No.383 76-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17K]
    [下载次数:2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中国服务外包的发展现状与对策思路

    吴勤学;王晓芳;

    20世纪80-90年代,中国顺应全球制造业的国际大转移,承接来自各个国家、各个行业的加工贸易业务,使得中国制造业获得长足发展,成为"世界工厂"。当前,以服务外包、服务贸易以及高端制造业和技术研发环节转移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世界产业结构调整正在兴起,强劲的市场需求为中国奠定了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的基础、带来新的机遇。我国应努力抓住新一轮机遇,承接来自跨国公司的外包服务转移,使中国成为"全球办公室"。

    2009年03期 No.383 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16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 我国产业投资结构问题分析与优化对策研究

    范德成;王晓辉;

    产业投资结构就是指一定时期内投资在各个产业部门之间的分配数量及其比例关系,它通过影响产业结构而对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对我国的产业投资结构现状进行研究,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合理实施并优化我国产业投资结构。

    2009年03期 No.383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8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产业集群的河北省医药企业创新成长研究

    董莉;王红宝;

    产业集群化已成为产业发展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重要趋势,依托集群发展应是医药企业创新成长的有效途径。目前河北省医药产业已成为河北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河北省医药产业的发展特点,构建河北省医药产业集群结构模型,然而虽集群企业内已形成价值体系,但企业依托集群成长的潜力尚未发挥,因此应基于集群的企业创新成长制定若干对策。

    2009年03期 No.383 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经营管理

  • 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危机探析

    张明亲;

    高科技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存在着一定危机的,在危机出现之前是有先期预兆的.所以要加强对人才管理的成效,才不会挫伤员工的积极性。鼓舞士气,提高工作效率,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为了避免高科技企业出现人力资源管理危机,企业就要经常对潜伏的危机早期识别和诊断,开展预警预控管理,使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得以健康发展。

    2009年03期 No.383 8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3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企业人才资源的流动与流失问题解析

    刘方媛;索志林;

    人才资源成为当前企业最重要的资本,企业要想在经济全球化的市场竞争中谋生存、求发展,就必须依靠人才资源。人才资源的流动可以带来技术、资金、信息、管理的流动,而人才资源的流失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危害。因此,必须重视人才资源的流动和流失问题。

    2009年03期 No.383 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8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面对成本上升压力企业调价策略探究

    金明华;任泽洙;

    在供给大于需求,买方占主动权,竞争又十分激烈的市场上,企业首先提价存在着很大风险。因此,企业要多方考虑、慎重安排。比较好的做法是变压力为动力,挖掘企业自身的潜力以抵消成本上升的压力。同时企业尽可能以边际成本为低线,在经营弹性较高产品时不提价,或适当的降价,以争取更多的销量,从而减少成本提升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即便是企业不得已提价,也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提价方式,从而使企业的经营不受影响,甚至有所改善。

    2009年03期 No.383 9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项目制造的虚拟企业经营模式研究

    吴炎太;

    项目制造是一种面向订单设计的生产类型。结合企业实际应用以项目制造这种过程管理复杂、极具个性的生产类型企业为背景,论述了在项目的驱动下,建立虚拟企业,进行虚拟经营的意义与优势,提出了项目制造虚拟经营模式,并结合企业实际应用进行了实证分析。

    2009年03期 No.383 9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循环经济的价值链重塑机理研究

    赵春雨;

    发展循环经济对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具有重要意义。传统价值链理论具有局限性,循环经济发展对价值链完善极富启示。循环经济下的价值链重塑机理包括企业内外部价值链重组机理、产业价值链强链整合机理和区域价值网勾连共生机理,为循环经济价值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提供借鉴与决策支持。

    2009年03期 No.383 10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2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工作分析中的员工恐惧及应对策略

    高卫中;

    工作分析不仅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平台,同样,也是人本管理的基础。目前,在工作分析实践中,由于工作分析各主体之间存在沟通障碍,使工作分析普遍陷入了员工恐惧的误区。所以要尝试从沟通的角度来研究工作分析中的员工恐惧,这样基于沟通的工作分析全员参与才是消除员工恐惧的有效途径。

    2009年03期 No.383 103-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10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熵权法与TOPSIS法的房地产项目投资风险评价

    何鑫;朱宏泉;高成凤;

    房地产项目的风险评价是有效提高房地产项目成功率的主要工作,在对房地产投资要素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投资环境分析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对主要指标的评价进行了量化。利用熵权方法及TOPSIS法对房地产项目风险指标进行评价,不仅在理论上对房地产项目评价进行了创新,而且也有助于在实际项目操作时对房地产项目风险进行有效控制。结果表明计算方法简单,在权重确定上弥补了单一方法的不足,多项排序指标的运用进一步提高了结果的可靠性。项目级风险评价的方法构建对实践决策提供了依据。

    2009年03期 No.383 105-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19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6 ] |[阅读次数:0 ]
  • 转型期虚拟资本与实际资本的关系及其影响

    郭建强;

    运用马克思经济学的虚拟资本概念,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分析和概括虚拟资本的表现形式,虚拟资本的运动及其与实际资本运动的关系。从中可以了解到目前正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市场经济中的虚拟资本,以及虚拟资本与实际资本运动的相互关系,并在此基础上了解到这种相互关系对经济运行的影响。

    2009年03期 No.383 108-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民生经济

  • 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石磊;

    统筹城乡发展研究是一个世界难题。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统筹城乡发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对我国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的研究相当少。西部地区是大城市、大农村并存,民族地区和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等特征集于一体的特殊地区。因此,应借鉴国内外经验围绕"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区域联合与协作"等方面实现西部地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顺利实施。

    2009年03期 No.383 112-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3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分工演进与城市群形成的机理研究

    李国平;杨洋;

    城市群是一个复杂的演化系统,是一种新型的城市体系,突破了中心地理论的解释范畴。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新兴古典经济学关于专业化分工的思想对于城市群的形成具有解释力,专业化分工的深入和分工在空间上的分化是促使城市群成长的根本动因,城市群是企业为降低交易费用,提高交易效率和获取由分工产生的报酬递增的一种空间表现形式。城市群的发展,以其扩大市场规模、降低成本、协调产业布局的功能,进一步促进分工的深化,提高交易效率,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2009年03期 No.383 116-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6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河南省主要城市服务业竞争力对比研究

    李创;

    采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河南省五个主要城市的服务业竞争力水平进行了定量评价,研究得出,除洛阳之外,其他四个城市的服务业发展均处于无效状态,无论是技术有效性还是规模有效性的评价结果,都深刻反映出河南省服务业的总体发展状况不容乐观,因此,不仅要弄清河南省服务业发展滞后的三个重要原因,还要为全面推进河南省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2009年03期 No.383 120-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下载次数:3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论新城市群建设

    张贡生;

    如果将城市群界定为被高速交通轴缩短了时空距离的大城市空间,那么,未来中国将形成23个新的城市群。但并不能因为地缘相近就其称为城市群或城市圈,相反,需要打破行政边界,逐步建立区域经济系统;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机制,建立立体交通体系;建立开放型的城市经济系统,强化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实行资源节约型的城市群发展战略,力促新城市群形成,带动中国步入现代化行列。

    2009年03期 No.383 123-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2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上海市楼宇经济的发展形式及其对策研究

    陈跃刚;

    在知识经济革命背景下,正朝国际大都市迈进的上海应选取既具有知识密集型属性又具有都市型属性的产业来引领未来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具有高聚集度和高辐射力的楼宇经济不仅具有上述的双重属性,而且在上海的发展前景广阔。上海市楼宇经济中比较有发展空间的是总部楼、众师楼和知识传媒楼,针对其聚集度不高的问题,提出规划和布局应从整体入手、走产业集群道路、发展成高度聚集的"发展极"等对策。

    2009年03期 No.383 127-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9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城市综合竞争力比较研究——以东北四城市为例

    敖丽红;宋玉祥;满强;

    东北综合竞争力的提高对全国的经济发展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以东北地区4个副省级城市(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为研究对象,依据区域竞争力理论,构建指标体系,运用综合指数法和主观权重法对指标进行处理,进而对东北四城市的相应竞争力进行打分和排名列表。东北四城市应根据各自现状,制定出适合本地区提高经济发展的思路,共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2009年03期 No.383 130-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38K]
    [下载次数:3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财经纵横

  • 中小民营企业资金结构特征与财务审计和监督

    刘义荣;刘静娴;

    我国的民营经济,进入本世纪以来,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下得到长足的发展。但由于中小民营企业特殊的组织结构形式和运行机制,使得一些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缺失或残缺不全,造成企业财务运作与资金使用的无序性和违规性。因此,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则加强中小民营企业财务审计与监督是关键。

    2009年03期 No.383 136-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2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互惠性金融创新: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研究

    王睿;蒲勇健;明悦;

    运用博弈论、行为经济学对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进行分析,从中可以发现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基于农户的"理性人"假设,机构与农户之间的"互惠性"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其发展的关键在外部环境(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影响而并非农户本身。

    2009年03期 No.383 139-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5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我国股票上市首日超额收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赵林海;郑丕谔;

    在股权分置改革的背景下,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加权最小二乘法,对2004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期间发行上市的167只A股股票的实证研究,发现发行价格、上市首日股票换手率、筹资规模、发行市盈率以及市场指数等因素对上市首日超额收益具有重要影响,而发行前每股净资产、发行后实际流通股比例、发行方式及股权分置改革等因素对上市首日超额收益影响不明显。

    2009年03期 No.383 142-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3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美国次级债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与启示

    王晓鸿;常春龙;

    2007年8月,美国次级债危机全面爆发,并迅速波及世界金融市场。研究次级债的概念,并对次级债危机的成因进行分析。对此次次级债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进行分析和评价,认为我国商业银行在此次危机中并未受到实质性影响,但其中仍有许多经验值得我国商业银行认真的思考和总结。

    2009年03期 No.383 147-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4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信贷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

    秦江波;于冬梅;

    建立科学合理的预警指标体系是实现信贷风险动态监测的首要环节。预警指标灵敏高效地反映风险变化特征是预警系统运作的前提和基础。预警指标的建立应遵循预警指标的选取原则,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同时对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科学性分析。

    2009年03期 No.383 150-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5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应确立的指标体系

    刘国风;

    财务危机的出现意味着企业基本面发生根本性变化,处理不当就会导致企业破产。因此,识别企业财务危机,并对其做出预警,不仅对企业经营者及时采取措施化解危机具有重大的意义,而且对于投资者规避风险也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2009年03期 No.383 153-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7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诚信机制研究

    张文静;孔荣;卡利姆·特维;

    农村小额信贷在帮助贫困农民发展生产、脱贫致富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农民的诚信意识比较淡薄,偿贷意识不强,致使贷款违约率居高不下。从诚信缺失的角度对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博弈分析,并建立了迫使农户还贷的"三维"诚信机制。

    2009年03期 No.383 157-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7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农村市场

  • 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研究进展及趋势

    刘召云;孙世民;王继勇;

    农产品供应链是供应链管理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我国对农产品供应链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农产品供应链运作模式,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末端的超市,可追溯体系及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信息化方面,为以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展望了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的道德风险、利益分配、信息流通和物流配送体系等方面的发展前景,应建立新型产销一体化供应链和流通体系,实现农产品流通的网络和信息化管理,使我国农产品进一步融入全球供应链。

    2009年03期 No.383 161-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55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0 ] |[阅读次数:0 ]
  • 活跃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路径选择——以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构建为基础

    王平达;韩学平;

    农村土地流转对加快我国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和解决"三农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由于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缺位,国家还没有在法律制度层面上为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民提供一个强有力地保障,制约了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活跃发展。因此,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对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拉动内需,构建和谐农村具有重要意义。

    2009年03期 No.383 165-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8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0 ]
  • 加快农村市场流通 促进农村经济繁荣

    王占霞;

    农村市场流通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农村市场流通体系不健全,物流基础设施差,农村市场流通主体呈现出无序性等。我国必须加快农村物流网络建设,加大政府的投资力度,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

    2009年03期 No.383 168-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2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三农经济

  • 我国农业产业化与组织创新的理论研究

    周镕基;白广效;皮修平;

    农业产业价值被低估和农业市场化组织效益低下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和"三农"矛盾不断被激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我国农业产业化实现问题、农业产业价值实现问题、市场主体积极性问题是实现我国农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核心。如何在农业产业化框架内解决农业产业价值的实现问题和农业市场主体的积极性问题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而多层次的要素整合机制和组织创新与分工是该框架内研究的核心内容。

    2009年03期 No.383 170-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3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农业合作社理论研究述评

    黄胜忠;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凡是受市场经济支配的农业,农业合作社都是一种重要的制度安排。对于农业合作社的产生及其本质,新古典经济学、交易成本经济学和博弈论都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而对理论研究进行评述,可以揭示农业合作社的一些制度特性。

    2009年03期 No.383 175-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19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3 ] |[阅读次数:0 ]

商务论坛

  • 临沂批发市场微区位分析

    张成旺;

    目前,临沂批发市场凭借其优越的区位条件,已发展成为国内闻名遐迩的商品集散地和现代商贸城。临沂批发市场不仅有力地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扩大了区际交流发展,而且也造成了一些不利的影响。因此需要制定临沂批发市场微区位布局优化对策,提升临沂批发市场特色和竞争力,以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2009年03期 No.383 183-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4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对外贸易

  • 云南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周文良;庄丽娟;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设想提出后,云南-东盟之间的农产品双边贸易发展非常迅速。然而云南农产品出口东盟过程中,由于农产品贸易在东盟受到严格的保护及云南农产品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存在诸多的问题,使云南农产品出口东盟面临很多困难。因此应制定相应政策,完善云南-东盟农产品贸易平台。

    2009年03期 No.383 185-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16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山东省对外贸易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问题研究

    谷祖莎;

    基于贸易与环境的相关性,就山东省对外贸易与环境保护的相互影响,山东省对外贸易与环境保护并没有取得协调的发展,盲目增长的进出口贸易带来了环境污染;同时,绿色贸易壁垒正在对山东省的对外贸易产生越来越大的负面影响。因此,针对这些情况,政府应推进环保产业的发展,扶植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环保企业,并建立外经贸和环保以及质检部门的协调机制,企业则采取实现绿色管理、组建绿色联盟、绕开绿色壁垒等实现对外贸易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2009年03期 No.383 18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3K]
    [下载次数:4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经济合作研究——一个文献综述

    王永静;程广斌;

    中亚五国独立后,中国(新疆)同中亚五国的经济合作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并对双方经济合作现状认识基本一致,即虽然双方的经济合作已发展到多个领域、层次不断提高、产业合作有所加强、合作路径不断拓宽,但总体上仍属初级阶段,经济合作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今后,双方可以继续通过市场互补和经济技术互补及能源合作促进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经济合作。

    2009年03期 No.383 193-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13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电子商务

  • 电子商务市场中欺诈行为产生的内在机理与规治

    潘勇;

    在互联网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一个不容忽略的事实是,互联网交易中的欺诈事件时有发生,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着网络交易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为此,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通过产品质量的博弈模型进行探讨,并分析对网络欺诈进行规治的内在机理,力图为减少和消除网络欺诈提供一个策略思路。

    2009年03期 No.383 197-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4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餐旅服务

  • 张家界旅游产业结构效益分析与优化

    刘水良;田金霞;粟娟;周运瑜;

    从张家界旅游产业结构效益这一角度入手,利用偏离-份额、灰色系统关联等量化分析方法,分别分析张家界国内国际旅游产业结构现状和特征,并提出张家界旅游业结构优化的对策,为张家界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相关依据和参考建议。

    2009年03期 No.383 200-2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10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游客满意度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建设模式——TSS

    李映洲;张建荣;王晓琳;

    很多旅游目的地进行形象建设,仅仅考虑旅游目的地本身的形象设计,却忽略了形象接收者及游客的感知形象建设。TSS(tourist satisfaction system)模式即是以游客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准则为立足点,进一步研究游客满意度的类型与形象建设的关系,以便旅游目的地形成一定的品牌形象效应。

    2009年03期 No.383 204-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15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基于不平衡发展视角下的区域旅游业研究——以湖南湘西为例

    麻学锋;王兆峰;

    湘西地区具有独特的地貌环境、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沉积,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旅游产业在地区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近年来湘西旅游业采用点域发展战略模式培养增长极面临着某些现实困难,为此采用相应的对策,为增长极的形成和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环境。

    2009年03期 No.383 209-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5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旅游整合营销内容范畴探讨

    朱孔山;

    整合营销传播理论适应了现代营销环境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对指导市场营销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旅游业与旅游市场需求有自身的特点与发展规律,旅游整合营销体系不仅包括营销"传播",而应包含更广泛的内容,至少包括旅游目的地公共营销组织整合、旅游行业部门优化整合、旅游产品开发整合、旅游品牌形象整合与旅游营销区域整合等。

    2009年03期 No.383 214-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1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