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研究

  • 关于中国商业史的研究对象与任务问题

    边继仁;

    <正> 历史科学是一門具有强烈的阶級性、党性的社会科学。党性原則应該說是历史科学的生命。馬克思主义者研究历史的任务是“为了認識人类本貭的偉大,了解人类在历史上的发展,了解人类一往直前的进步,了解人类于个人的非理性的一貫有把握的胜利,了解人类战胜一切似乎是超人的事物,了解人类同大自然进行的殘酷而又順利的斗爭,直到具备自由的人的自覚,明确認識到人和大自然的統一,自由地独立地創造建立在純人类道德生活关系基础上的新世界”就是要了解人民群众是人类历史的創造者,发現和說明历史发展的規律,提高人們对历史的認識。就是要用馬克思列宁主义的历史发展規律的思想,武裝人民群众。要

    1963年03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5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研究中国商业史的几个问题

    浚源;

    <正> 中国商业史是一門年輕的科学。用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場、覌点、方法来系統地研究中国商业的产生、发展、变化的历史过程,还是近几年才开始的。因此,中国商业史还沒有形成一个科学的完整的体系。在中国商业史的研究上,无論在貫彻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辯証唯物主义覌点、或是掌握与运用史料等方面,还都有不少值得探討的問題。这里試图就上述几个問題,談談个人的粗淺的認識。一、貫徹阶級覌点的問題 “迄今所有一切社会的历史(恩格斯曾补注,系指有文字可考的全部历史——引用者)

    1963年03期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8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中国商业史讲义》(修改稿)主要内容介绍

    <正> 本章主要通过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生产逐步发展而产生商业的事实,說明商业是一个历史范疇。生产发展以后有了社会分工,在不同产品所有者之間,先是部落之間以后个人之間有了交換产品的必要,因而产生了商业。同时說明商业随生产发展而逐步发展的过程,以及它对原始社会、奴隶社会的发展与解体所起的作用。本章共分三节。第一节,商业的起源。根据考古研究成果与传說,略述了中国的原始社会——从中国猿人(約当“有巢氏”“燧人氏”时期)、山頂洞人(約当“伏羲氏”时期)到仰韶文化时期(相当于传說中的“神农氏”时期)的概况。由于原始农业的发展,产生了第一次

    1963年03期 1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7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1905—1937年中国人民抵货运动对棉纺织品市场的影响

    李湘;张仲礼;

    <正> 旧中国民族資本的棉紡織工业是規模較大、資本較多的一个工业部門。1936年时中国紗厂共拥有紗錠2,746,392枚、綫錠173,316枚、織机25,503台,所投資的資本总額約占当时民族資本总額三分之一左右。我国人口众多,棉紡織品是中国人民衣被所需,每年消費数量很大,然而就这一工业部門的机器設备总的情况来看,仍然与外国不能比拟。根据抗战以前的估計,当时英国人每人平均分得紗錠72枚,美国人20枚,日本人11枚,印度人3枚,而中国人还不到一枚,这也反映了旧中国棉紡織工业的落后情况。但是,即使这样規模的民族工业,它的发展过程,却不是一帆风順,而是經历过一段艰难困苦的发展道路的。

    1963年03期 3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2K]
    [下载次数:2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从历史上看农村集市贸易

    刘振群;

    <正> 一、农村集市貿易的起源及其演变集市貿易我們現在又称为初級市場,是一种原始的市塲組織形式。在原始社会末期,社会生产有了一定的分工,生产者相互之間为了“以其所有,易其所无”。用来补充自給自足的生活上不同需要,就产生了称为市的交換塲所。我国集市的起源很早,远在仰韶文化时期的传說中就有了市。据《易、縏辞传下》載:“庖牺氏沒,神农氏作,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这是最初有关集市貿易的記載,《世本作篇》記載有“祝融作市”,《古史考》也記載有“神农作市,高阳氏衰,市官不修,祝融修市。”設市的地点逐漸固定,还进行修市,有了一定設备,可見集市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1963年03期 49-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1K]
    [下载次数:3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清代鸦片战争前同业商人的行帮组织

    方铭竹;

    <正> 清代同业商人的“行帮組織”是唐宋以来商业方面“行业組織”的繼續和发展。我們知道,在唐代,較大的城市里面存在“市坊制度”。“坊”是普通住宅区,“市”是不同于普通住宅区的市区。各种手工业和商业店鋪均須开設在市区之內。交易聚散有一定的时間。市区內的店鋪是划分街区分类排列的。同类的店鋪設立在市內同一街区之中。市內同业鋪店街区都有自己的組織。这种組織便叫作“行”。但是,自唐中叶到北宋中叶以后,城市里面的“市坊制度”逐漸废弛。城廂內外到处开設店鋪。同业店鋪亦不必集合在同一街区之中。于是在商业方面,同业店鋪街区組織的“行”就逐漸演变为同业商人組織的“行”。屬

    1963年03期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商业史讨论会纪要

    郑奇;

    <正> 今年九月十七日到二十八日在黑龙江商学院召开了全国第一次《中国商业史》討論会。这次会議是在省市委的关怀与中央商业部的直接領导下召开的。出席会議的有: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大函授学院、北京商学院、上海、河北、辽宁、山西、安徽、陝西、吉林等財經、財貿学院、哈尔濱师范学院和黑龙江商学院的有关中国商业史、中国历史的敎授、講师和敎师。同时,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省历史研究所、省博物館等經济、历史研究工作者以及部分商业中等专业学校的敎师也应邀参加了会議。共二十二个单位,三十六人。会議就黑龙江商学院編写的《中国商业史》修改稿进行了討論。会議貫徹了党的“百花

    1963年03期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