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东亮;丁晨曦;
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探究数实融合能否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意义重大。本文采用2011—2022年的全国284个地级以及30个省级面板数据,考察数实融合整体以及要素型数实融合与技术型数实融合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无论是数实融合整体还是分类型数实融合,均能够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显著提升效果,且要素型数实融合对经济质量的正向影响大于技术型数实融合。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实融合整体以及分类型数实融合均能够通过缓解要素市场配置扭曲与促进技术创新两个渠道促进经济发展质量提升。
2024年06期 No.548 7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K] [下载次数:6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王佳宜;范馨月;
本文基于2015—2022年我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考察数实深度融合与农业新质生产力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实深度融合可有效促进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机制检验结果显示,颠覆性技术创新在数实深度融合与农业新质生产力间发挥中介效应。空间溢出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数实深度融合对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在东部地区、高金融发展水平地区以及高人力资本水平地区,数实深度融合对农业新质生产力的赋能效应更强。
2024年06期 No.548 9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5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江成涛;殷江滨;马瑞光;
数字新质生产力是以数字技术创新为驱动引擎的生产力。打造高标准数据要素市场体系,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能够为数字技术创新活动提供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创新思路,以推动数字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基于2008—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利用数据要素交易平台设立这一准实验场景,实证检验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如何影响企业数字技术创新“数量”和“质量”。研究发现,数据要素市场建设能够促进企业数字专利申请量和数字专利被引用量提升。机制检验表明,数据要素市场建设通过推动企业数据要素应用、降低企业交易成本和纠正传统要素配置扭曲的机制促进企业数字技术创新。异质性分析发现,政策效果在公共数据开放水平更高、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更强和社会信用环境更完善的地区以及技术更迭速度更快、头部企业带动引领作用更强的行业中更为明显。经济后果分析还发现,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在促进数字技术创新活动的基础上,还能够显著改善企业经营绩效,从而帮助企业塑造未来竞争优势。
2024年06期 No.548 100-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0K] [下载次数:7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 ] - 于景洋;陈江波;张佳睿;
在现代工业文明进程中,随着机器化-信息化-数智化的工业时代演进,劳动-资本-科技顺次发挥着“第一生产要素”作用。当科技作为“第一生产要素”深度融入劳动者、生产工具、生产资料等其他生产要素时,引发各生产要素质的跃迁,以大机器工业为基础的“旧质生产力”自然进化为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的“新质生产力”。基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解析新质生产力,“劳动是价值的源泉”,科技创新是脑力劳动的产物,以科技创新为导向的价值生产和价值分配体系将打破“资本逻辑”,引发现代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再认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社会主义新型生产关系先进性在于主动适应生产力质变;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更有利于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协同发力引导生产要素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汇集。现代化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中发展,立足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新质生产力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关系主动自我完善以适应新质发生力发展需要,赋能实现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纵观人类现代化未来走向,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不可持续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质变决定了必须变革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推动人类社会共同跃进至新的现代化发展阶段。
2024年06期 No.548 113-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