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研究

产业经济

  • 数智赋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升级——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

    屠年松;肖涛;

    数智技术蓬勃发展和多场景应用,助力了制造业快速发展,给制造业对外贸易带来了突出影响。本文利用中国2012—202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考察了数智化发展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研究发现:数智化对省级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数智化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促进效果具有一定的时间差异和地区差异,中美贸易摩擦弱化了这一正向促进作用,中国中西部地区和低水平对外开放地区这种促进效果更为明显;机制检验发现,促进生产率提升和科技创新水平提升是数智化影响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传导渠道;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数智化对其影响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

    2024年06期 No.548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5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数据要素集聚与实体经济结构优化:“脱虚返实”的视角

    文杰;张振堃;吴鼎纹;

    以数据要素集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发展是推动实体经济结构优化的关键。本文基于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设立,探讨数据要素集聚对企业金融化程度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数据要素集聚显著降低实体企业金融化程度,即促进实体经济结构优化。机制识别发现:数据要素集聚可以减弱预防性储备动机并增强实体获利能力,进而抑制企业过度金融化。异质性检验发现:数据要素集聚对企业金融化的抑制作用在民营企业、低金融错配、高偿债能力、地区金融科技水平较高以及法律环境较好的样本中更为明显。进一步分析发现,数据要素集聚也能够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2024年06期 No.548 10-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下载次数: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数实融合与企业绿色化转型

    曹增栋;岳中刚;

    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重塑企业生产经营方式、推动绿色转型升级注入了新动能。基于2008—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与专利数据库,从微观视角度量了企业数实融合程度,并探究数实融合对企业绿色化转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实融合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的绿色化转型。机制分析表明,数实融合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提升生产效率,促进包括绿色技术在内的技术创新,从而推动企业绿色化转型。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内部特征方面,除数字产品制造业以外,数字产品服务业、数字技术应用业和数字要素驱动业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对绿色化转型均有显著正向作用;这种绿色化转型效应对于高污染行业企业的作用更突出。在外部环境方面,环境规制强度、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以及数实融合概念的提出,能够增强数实融合对绿色化转型的促进作用。

    2024年06期 No.548 20-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8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劳动经济

  • 数实产业技术融合提升了企业劳动投资效率吗?

    张树山;尚朝阳;杨皓翔;

    随着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深入发展,对数实经济融合的经济效益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以2011—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企业数字产业与实体产业两业技术融合行为考察其对企业劳动投资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数实产业技术融合行为能显著促进企业劳动投资效率的提升,且主要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和增加企业信息透明度两个渠道实现。异质性分析显示,该影响在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高管理效率企业、实体技术偏向性企业以及高行业集中度企业中更为显著。

    2024年06期 No.548 30-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7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人工智能、劳动生产率与制造业转型升级

    贺刚;唐李翊茉;

    基于中国2007—2022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框架下,构建固定效应模型评估人工智能应用对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及转型升级的影响,并运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进一步进行了验证。研究发现,人工智能的渗透显著正向促进了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进一步分析揭示,人工智能主要通过提升劳动生产率来促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其中,劳动生产率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转型升级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不同行业、企业规模和区域位置等因素对人工智能的影响效应有显著差异。

    2024年06期 No.548 4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下载次数:6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 ]

财税研究

  • 环境保护税对企业ESG责任履行的影响:绿色创新抑或资源配置

    吴勋;李东倡;黄千禧;

    环境保护税有效规制环境污染实现绿色发展,ESG责任履行理念与绿色发展高度契合。本文选取2018—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环境保护税对企业ESG责任履行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保护税与ESG责任履行呈“U”型关系,达到一定标准后随着环境保护税征收力度加强ESG履行情况不断改善;环境保护税对于绿色技术创新、管理绿色创新以及优化资源配置三条路径产生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作用,绿色创新效应与资源配置效应共同促进ESG表现;在市场竞争程度越低、企业声誉得分越高、政商关系越亲清的环境中实现环境保护税对于ESG的促进作用需要更高的政策强度,然而一旦进入拐点,对于ESG绩效的提升正向影响更显著。

    2024年06期 No.548 5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K]
    [下载次数:6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税收激励、新质生产力与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

    侯尚法;杨英琦;

    制造业企业作为强国之基,其转型升级对于提升国家经济实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及促进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基于生产力理论与内生增长理论框架,使用2010—2023年间我国上市制造业企业面板数据,考察了税收激励、新质生产力与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相关性和因果效应。研究发现,实施有效的税收激励政策以及发展新质生产力均能够显著推动制造企业的转型与升级。在此过程中,税收激励发挥了“助推器”作用,有效激发了制造业企业创新潜能与活力;新质生产力则作为“内部核心驱动力”,加速了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步伐。二者协同产生了显著的合力效应。此外还发现,新质生产力在推动国有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方面展现出更强的优势,而税收激励政策则对民营企业具有更为显著的促进作用。

    2024年06期 No.548 66-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下载次数:9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 ]

财经纵横

  • 数实融合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素型融入与技术型融入

    杨东亮;丁晨曦;

    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探究数实融合能否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意义重大。本文采用2011—2022年的全国284个地级以及30个省级面板数据,考察数实融合整体以及要素型数实融合与技术型数实融合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无论是数实融合整体还是分类型数实融合,均能够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显著提升效果,且要素型数实融合对经济质量的正向影响大于技术型数实融合。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实融合整体以及分类型数实融合均能够通过缓解要素市场配置扭曲与促进技术创新两个渠道促进经济发展质量提升。

    2024年06期 No.548 7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K]
    [下载次数:6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数实深度融合、颠覆性技术创新与农业新质生产力

    王佳宜;范馨月;

    本文基于2015—2022年我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考察数实深度融合与农业新质生产力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实深度融合可有效促进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机制检验结果显示,颠覆性技术创新在数实深度融合与农业新质生产力间发挥中介效应。空间溢出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数实深度融合对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在东部地区、高金融发展水平地区以及高人力资本水平地区,数实深度融合对农业新质生产力的赋能效应更强。

    2024年06期 No.548 9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5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数据要素市场建设赋能数字新质生产力——基于企业数字技术创新“数量”“质量”同步提升的视角

    江成涛;殷江滨;马瑞光;

    数字新质生产力是以数字技术创新为驱动引擎的生产力。打造高标准数据要素市场体系,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能够为数字技术创新活动提供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创新思路,以推动数字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基于2008—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利用数据要素交易平台设立这一准实验场景,实证检验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如何影响企业数字技术创新“数量”和“质量”。研究发现,数据要素市场建设能够促进企业数字专利申请量和数字专利被引用量提升。机制检验表明,数据要素市场建设通过推动企业数据要素应用、降低企业交易成本和纠正传统要素配置扭曲的机制促进企业数字技术创新。异质性分析发现,政策效果在公共数据开放水平更高、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更强和社会信用环境更完善的地区以及技术更迭速度更快、头部企业带动引领作用更强的行业中更为明显。经济后果分析还发现,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在促进数字技术创新活动的基础上,还能够显著改善企业经营绩效,从而帮助企业塑造未来竞争优势。

    2024年06期 No.548 100-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0K]
    [下载次数:7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 ]
  • 现代化视域下新质生产力的政治经济学解读

    于景洋;陈江波;张佳睿;

    在现代工业文明进程中,随着机器化-信息化-数智化的工业时代演进,劳动-资本-科技顺次发挥着“第一生产要素”作用。当科技作为“第一生产要素”深度融入劳动者、生产工具、生产资料等其他生产要素时,引发各生产要素质的跃迁,以大机器工业为基础的“旧质生产力”自然进化为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的“新质生产力”。基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解析新质生产力,“劳动是价值的源泉”,科技创新是脑力劳动的产物,以科技创新为导向的价值生产和价值分配体系将打破“资本逻辑”,引发现代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再认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社会主义新型生产关系先进性在于主动适应生产力质变;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更有利于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协同发力引导生产要素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汇集。现代化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中发展,立足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新质生产力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关系主动自我完善以适应新质发生力发展需要,赋能实现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纵观人类现代化未来走向,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不可持续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质变决定了必须变革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推动人类社会共同跃进至新的现代化发展阶段。

    2024年06期 No.548 113-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管理天地

  • 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基于双元创新的视角

    张广婷;

    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给各行各业带来了深刻变革,供应链的数字化转型成为企业增强竞争力和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基于2009—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本文利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的外生冲击对于上市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并深入剖析其内在机制路径与外在调节效应。研究发现: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双元创新的效应具有非对称性,即其显著驱动了企业突破式创新,但对于渐进式创新的影响并不显著。一方面,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冲击主要通过强化企业所受行业知识扩散水平、优化企业创新要素配置效率两条内在传导路径驱动企业突破式创新;另一方面,行业集中程度与供应链交互水平作为外部优化条件,可以赋能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的突破式创新效应。

    2024年06期 No.548 120-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K]
    [下载次数:10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数字化转型、内外部协同与创新绩效

    姚清仿;王明益;

    基于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专利数据库及城市层面的合并数据,在使用复杂社会网络测算中国工业企业内、外部协同创新水平的基础上,本文系统考察了数字化转型与内、外部协同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有利于企业提升创新绩效;数字化转型通过加强企业内、外部协同创新提升创新绩效;数字化转型对创新资源丰富和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较高城市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效果更显著,且国外来源和数字制造投入类型的数字化转型更有利于企业提升创新绩效。

    2024年06期 No.548 131-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4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数字经济背景下异质型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双重影响

    张慧毅;么成雨;

    本文利用2011—2021年我国284个地级市数据测算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实证分析异质型环境规制工具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效果,以及数字经济在二者间发挥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在短期内会挤占研发创新资金从而抑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长期内的“创新补偿”效应会超过“遵循成本”效应,从而有利于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即二者之间呈“U”型关系,且我国大多数省份尚未跨过拐点;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在短期内由于其强制性会迫使企业应激性开展绿色技术创新,从而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长期内由于动态监督的困难以及对企业生产性资源的挤压从而会抑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二者之间呈倒“U”型关系;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在短期内会增加企业与政府环保压力从而抑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在长期内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加强有利于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二者之间呈“U”型关系。数字经济的调节效应表明,数字经济正向调节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U”型关系,负向调节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倒“U”型关系,负向调节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U”型关系。

    2024年06期 No.548 142-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K]
    [下载次数:5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商业研究》2024年总目录

    <正>~~

    2024年06期 No.548 153-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商业研究》“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征文启事

    <正>为深入学习贯彻、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更好地实现新时代的建设目标,《商业研究》围绕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和经济现实问题制定征文选题。重点选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范围:1.发展新质生产力与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2.全球产业链重构背景下中国产业链的韧性与升级3.数智化背景下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策略4.中国式现代化与高水平市场经济体制建设5.中国式现代化与共同富裕6.高质量国内国际双循环与高水平对外开放

    2024年06期 No.548 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2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