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研究

商经理论

  • 网络与传统交易的交易效率比较——以消费品为例

    王子龙;

    本文从微观的视角构建了消费品传统交易与网络交易模型,并分别从交易量效率指标、交易成本效率指标、相对交易费用指标和交易的地域范围指标对比分析了两种交易模式的交易效率。研究表明,网络交易大幅扩大了交易的规模,降低了交易的障碍,有利于生产的集中化和在地域上的合理配置,也有利于消费者获得更多选择。

    2016年06期 No.470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2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信息产业发展与交易效率提高:基于我国30省区数据的分析

    张永丽;高洪浩;柳建平;

    本文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方法测量了我国30省区2003-2013年期间"交易行业"的交易效率,从信息产业的"溢出效应"角度就信息产业发展对交易行业效率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我国交易行业的交易效率随信息产业的发展而逐年提高,信息产业发展对交易效率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6年06期 No.470 9-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下载次数: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关系在中国商业活动中的负面影响

    黄海洋;何佳讯;王承璐;

    现有文献对关系负面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关系的实用性和道德性,关系负面影响的环境及关系的阶段性影响等方面。本文从这三个主题出发梳理和评述每个主题的研究核心、脉络和研究成果,并提出研究展望。

    2016年06期 No.470 15-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2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动漫创作主体商业模式创新路径选择——基于轨道创新理论

    赵毅;黄林;张晓玲;

    (1)系统回顾和梳理动漫产业发展历程中主要的技术轨道和市场轨道范式,阐释存在于两种轨道之间交互促进的轨道跃迁演化规律;指出粗放式引进和模仿美、日动漫作品开发的技术和市场范式,容易致使企业对作品开发的资金投入无法聚焦于核心动漫体验价值的创新上,使得动漫创意资源无法延续其盈利的市场生命周期,最终导致企业无法累积先期创意成果而步入"越创作越不盈利的怪圈"。(2)借鉴战略管理理论学界近年热衷研讨的"商业模式"概念进行概念情境移植,定义动漫创作主体商业模式具体内涵、要素构成和实践意义。(3)结合商业模式概念与轨道创新理论,面向我国小微动漫创作主体提出系统地、可操作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选择策略。

    2016年06期 No.470 22-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2K]
    [下载次数:4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市场摩擦、金融错配与要素生产率变动

    张庆君;张娜娜;李春霞;

    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结构性失衡、产能过剩等问题引发了人们对金融错配问题的关注。本文通过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将金融资源配置系统划分为金融需求子系统、金融自身子系统和金融撮合交易子系统,通过建立系统因果反馈图、系统流程图和系统参数设置,对金融市场摩擦、金融错配与生产率变动问题进行了仿真研究,并通过调整监测变量的参数值对模型进行动态模拟和预测,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

    2016年06期 No.470 30-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5K]
    [下载次数:6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促进了研发创新吗?

    张秀敏;杨连星;汪瑾;

    基于我国上市企业2005-2011年间大样本数据和改进后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测度方法,本文对环境信息披露与企业研发创新之间的影响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的研发具有"激励"效应,但二者间的影响效应在不同行业和所有制企业类型中存在显著的差异性;相对于企业自身的环境信息披露而言,地方政府环境管制对企业研发创新具有促进效应。

    2016年06期 No.470 37-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14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0 ] |[阅读次数:0 ]
  • 集聚水平、集聚生态与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焦百强;张曙霄;谢子远;

    基于中国大陆各省市产业发展环境客观存在的差异,本文在产业集聚水平之外重点考察产业集聚生态差别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发现产业集聚水平、产学研合作水平、市场化水平、金融发展水平等对产业国际竞争力有积极影响,而高校及科研机构发展水平、中介机构发展水平对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2016年06期 No.470 44-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2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中国是否存在工会“工资溢价”效应?——基于工业企业微观数据的分析

    莫旋;刘杰;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分析工会对职工工资的影响,结果发现:加入选择性偏误项的OLS回归存在7.2%的工会"工资溢价",且内资企业高于外资企业,中西部企业高于东部企业;运用Blinder-Oaxaca方法对工资差异的分解显示,工资差异中不可解释部分占比,内资企业高于外资企业,东部企业与中西部企业无明显差异;基于"活跃工会"分析进一步证实,无论是全样本还是分样本,"活跃工会"企业平均工资明显高于其他企业,表明我国企业存在明显的工会"工资溢价"效应。

    2016年06期 No.470 50-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4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财经纵横

  • 金融自由化视角下货币政策对物价波动的影响

    王立平;申建文;

    本文利用因素增广向量自回归模型(FAVAR),从金融自由化视角分析货币政策对物价波动的影响,发现货币供应量、贷款总量的上升对物价上涨具有重要作用,存款总量增长抑制了物价上涨;贷款利率的提高对物价上升作用明显,存款利率上升对物价有抑制作用;股票市场交易额与股票价格指数对物价的波动冲击作用明显;经常、资本项目流入对物价具有正向效应,经常、资本项目流出对物价有降低作用;名义汇率对物价作用方向不明显,实际有效汇率提高具有降低物价的作用;消费者预期、消费者信心指数对物价具有正向作用,消费者满意指数提高降低了物价。

    2016年06期 No.470 59-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4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汇率与汇率预期的互动效果——基于Markov区制转换VAR的实证研究

    罗孝玲;史硕;

    本文选取2006年10月至2015年10月间的月度数据,运用Markov区制转换VAR模型(MS-VAR)中的参数估计和脉冲响应函数,实证分析不同区制状态下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汇率与汇率预期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表明,人民币国际化、汇率与汇率预期在一定程度内呈同向变化,但变量间互动效果在不同的区制时有所区别;总体而言,相较于经济平缓状态,剧烈经济波动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和人民币汇率、汇率预期的提升空间。

    2016年06期 No.470 67-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8K]
    [下载次数:8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金融信用膨胀的非线性经济增长效应——来自跨国面板数据的证据

    杨洋;赵茂;刘志坚;

    从金融信用活动角度重新考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是有效的切入点。本文利用1967-2011年74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对不同金融信用膨胀水平下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金融信用膨胀存在非线性的经济增长效应,适度水平的金融信用膨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为显著,而过低或过高水平的金融信用膨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则较弱。

    2016年06期 No.470 74-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证交所抑或场外市场——央地关系视野下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构模式考察与解释

    张玮;

    建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现的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围绕证券市场监管权和发展权的博弈过程。当前存在两种主要的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模式,一种是在证交所内分层,另一种便是场外市场与交易所市场的竞争。现有的场外市场建构模式是基于地方政府的制度竞争而形成的,代表的是行政力量的重新分配,但因流动性的有限和监管风险的存在而非长远之计;证券交易所虽然有意通过丰富市场内部分层的方式来成为建构市场的主力,但在现有的央地竞争格局下也有较长的路要走。

    2016年06期 No.470 8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3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我国股市财富效应对居民日常消费的影响

    马强;苏曌;

    本文将城镇居民消费分成日常消费和非日常消费,以生命周期消费理论为基础构建模型,分析我国股市是否有财富效应以及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股市收益对日常消费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我国股市存在财富效应,并且日常消费对工资收入的弹性大于股市收益;日常消费支出对长期均衡关系表现出较强的误差修正效应,当日常消费受到来自股市、工资收入或自身冲击后,会有3-4个季度的短暂调整,之后在高于初始水平的稳态运行。

    2016年06期 No.470 89-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1K]
    [下载次数:4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传统银行与互联网金融公司合作策略分析——基于动态演化博弈视角

    曾玲玲;孙琳琳;

    互联网金融浪潮的兴起对传统银行是巨大的冲击与挑战,但二者互利共赢、相辅相成也是大势所趋。从演化博弈的视角出发,本文对传统银行与互联网金融公司的合作展开分析,通过构建复制动态方程分析其均衡解的稳定性,并通过数值模拟探讨稳定解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合作的超额收益、合作成本、竞争的投机收益和被竞争方所遭受的损失等,其中合作的超额收益对系统演化路径和结果呈正向的影响,而合作成本、竞争的投机收益和被竞争方所遭受的损失等因素,则反作用于系统演化路径与结果。因此提出建立公平的收益分配机制、创新合作渠道、控制合作成本、构建良好的信任机制等策略,以稳定双方的合作关系。

    2016年06期 No.470 96-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6K]
    [下载次数:8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世界经济

  • 小麦国际贸易关系的演化:1988-201

    颜志军;吴孟其;董超;

    本文运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对1988-2014年间小麦的国际贸易数据进行探析,从小麦国际贸易网络的拓扑结构和权重结构角度分析了小麦国际贸易关系的演化规律。结果发现:小麦的国际贸易总额整体上呈现出大幅增长趋势,部分小麦贸易大国倾向与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展国际贸易,以规避风险;随着时间的推移,小麦国际贸易网络中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贸易联系越来越紧密,且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贸易互补性不断提高;小麦国际贸易网络异质性的下降,说明小麦的国际贸易关系正在向着更加均衡的方向发展。

    2016年06期 No.470 103-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0K]
    [下载次数:4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REP指数的黑龙江省对外对俄经贸战略优化研究

    康成文;

    在分析黑龙江省对外对俄贸易的发展及现状的基础上,本文运用相对出口绩效(REP)指数、显示性比较劣势(RCDA)指数、净出口绩效指数(MI),对黑龙江省对外对俄贸易进行测算和比较,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优化黑龙江省对外对俄贸易的对策建议。

    2016年06期 No.470 109-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9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经营管理

  • 大股东股权特征与股权质押:基于中小板上市公司的分析

    王新红;李妍艳;

    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尤其是中小板上市公司在进行股权质押融资,结合中小板上市公司面临的融资约束、融资风险以及股权质押引发的公司治理等问题,本文从大股东特征的角度分析大股东股权性质、持股比例以及股权制衡度对中小板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的影响,发现法人大股东较自然人大股东具有更高的股权质押率;大股东持股比例与股权质押率之间成负相关性;股权制衡对大股东股权质押有抑制作用,但这种抑制作用需要股权制衡率达到60%-70%以上才能发挥作用。

    2016年06期 No.470 116-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2K]
    [下载次数:24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自组织理论的中小企业团体融资模式研究

    潘永明;王静;

    本文引入集合信用资产为序参量,运用自组织理论建立模型,对团体融资模式的演化进行研究。团体融资模式作为一种动态组织系统,具有自我演化、从无序走向有序、从低级走向高级的内在趋势;集合信用资产在团体融资模式演进过程中是主导因素和根本推动力;团体融资的组织形式能够提高中小企业融资能力、降低融资风险,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要充分利用团体融资模式的组织平台,培育系统内企业的协同发展,提高集合信用资产的整合水平。

    2016年06期 No.470 122-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5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竞争偏好的职业成就性别差异研究述评

    李朝阳;

    职业成就性别差异研究主要从性别歧视、社会角色等层面展开,本文通过总结竞争激励机制下男女行为及竞争偏好差异,基于内在行为偏好视角解释职业成就的性别差异,从过度自信、社会偏好、风险决策、社会文化等维度归纳竞争偏好性别差异的影响因素,并在此框架基础上介绍了倾斜机制、团队间竞争、调整竞争群体的性别比例三种女性竞争偏好的提升机制。

    2016年06期 No.470 129-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4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消费者个体创新、技术焦虑与人机交互触控平台接受度

    黄中伟;孟秀兰;刘巍巍;

    个体创新和技术焦虑是影响消费者接受行为的前因变量,且技术焦虑是一个动态影响因素。通过检验个体创新和技术焦虑在接受关系中发挥的作用,以及技术焦虑的动态影响效果,本文发现个体创新与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显著正相关,技术焦虑与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显著负相关;个体创新和技术焦虑可通过影响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而对行为意向产生影响,且技术焦虑的影响效果是变化的;个体创新对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的正向影响作用大于技术焦虑对其的负向影响作用,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对行为意向依然显著正相关。

    2016年06期 No.470 135-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4K]
    [下载次数:9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微信公众平台推送信息内容对顾客品牌忠诚的影响

    周荣辅;张莲;张亚明;

    通过构建微信公众平台推送信息内容对顾客品牌忠诚影响的理论模型,本文利用结构方程建模(SEM)方法对308个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微信公众平台推送信息内容的准确性、利益性、趣味性和个性显著正向影响顾客感知价值,顾客感知价值显著正向影响顾客满意及顾客品牌态度和行为忠诚,顾客满意显著正向影响顾客品牌态度和行为忠诚,信息内容对品牌忠诚的影响大小依次为:利益性>趣味性>准确性>个性。因此,企业应加强信息内容的准确性、利益性、趣味性和个性,以提高顾客对信息内容的感知价值,进而提升顾客满意度和品牌忠诚度。

    2016年06期 No.470 141-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9K]
    [下载次数:10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9 ] |[阅读次数:0 ]

物流研究

  • 基于双渠道两个销售期的战略顾客购买行为分析

    计国君;赵洋;

    战略顾客通过选择购买渠道和购买时段来达到剩余效用最大化。本文以制造商主导的双渠道供应链为基础,建立双渠道两个销售期的战略顾客选择模型,对顾客购买行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战略顾客的选择情形受其对电子渠道产品的接受程度和对电子渠道的偏爱程度影响。

    2016年06期 No.470 148-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4K]
    [下载次数:3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闭环供应链委托代理激励机制设计研究

    刘靓晨;

    当制造商和零售商之间同时存在销售和回收关系时,存在按照销售、回收活动各自单独激励与按照总收益整体激励两种契约类型,本文在信息对称与不对称两种情形下对这两种类型契约的激励机制差异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信息对称情形下,两种契约类型的均衡结果完全一致;在信息不对称情形下,对零售商而言,无论采取哪一种契约类型,其分成比例均更高,承担的风险也更大,但对制造商而言,按照销售、回收活动各自收益单独激励契约类型更优;从风险规避的角度看,在信息不对称情形下,制造商的确定性等价收益随零售商/制造商风险规避程度的增加而递减,零售商的确定性等价收益保持不变,但努力程度、销售量、回收量随制造商风险规避程度的增加而递增,随零售商风险规避程度的增加而递减,期望收益与制造商的期望收益呈反方向变化,进而导致供应链整体期望收益变化方向不确定。

    2016年06期 No.470 156-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7K]
    [下载次数:5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制造企业物流服务创新模式选择研究:失败学习的影响

    杜维;刘阳;

    企业自身失败学习能力的高低、市场地位和竞争对手的创新策略是影响制造企业物流服务创新模式选择的重要因素。基于这些影响因素,本文构建了一个在失败学习影响的情况下,在位制造企业与潜在进入企业之间关于物流服务创新模式选择的完全不完美信息动态博弈模型,通过考察在位企业与潜在进入企业的均衡策略,从微观视角分析了企业如何相机抉择。研究结果表明:(1)制造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失败学习能力的高低来选择合适的物流服务创新模式,其中,失败学习能力较高的在位企业会选择破坏性物流服务创新,此时潜在进入企业不会进入市场;失败学习能力较低的在位企业会选择持续性物流服务创新,此时潜在进入企业会进行破坏性物流服务创新进入市场。(2)提高物流服务创新独占市场的收益、降低物流服务创新的风险有利于制造企业的创新发展。

    2016年06期 No.470 170-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9K]
    [下载次数:4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旅游文化

  • 国际酒店业海外市场扩张及地域格局演进分析

    陈顺;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酒店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为寻找新的发展机会以及利用不同地区的不同商业周期分散风险,国际酒店业纷纷通过与航空公司的联合,酒店业的兼并、收购以及战略联盟等形式进行海外扩张。国际酒店业全球发展与组织运营需要对东道国的文化、政治、社会和宗教结构深入理解,审慎灵活地培育社会关系和企业内部关系,对海外运营在诸如财务控制、质量管理、生产支持、资源供应、适应当地政策法规、酒店特许经营专利费和利润转出等方面的挑战需要认真考量。

    2016年06期 No.470 178-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下载次数:4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商法论丛

  • 美国破产重整DIP融资制度研究

    张思明;

    美国DIP融资主要是指债务人从外部获得的独立于债务人财产之外的资金融资模式,但是陷入困境的债务人企业若要获得推进其顺利重整的外部融资实则不易,尤其在破产重整DIP治理模式下更显复杂。本文介绍美国DIP融资模式的程序规范,阐述有利于重整程序顺利进行的DIP融资优先权制度,分析DIP融资模式下的重整公司治理约束机制,探讨多样化的DIP融资模式,并就相关问题提出完善我国破产重整债务人自行管理融资制度的立法建议。

    2016年06期 No.470 186-192+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13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2 ] |[阅读次数:0 ]

  • 《商业研究》杂志稿约

    <正>《商业研究》杂志创刊于1958年,由郭沫若题写刊名,是中国商业联合会主管,哈尔滨商业大学和中国商业经济学会主办,以反映最新商经理论和现代科技与经济相结合为特色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经济类专业学术期刊,是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

    2016年06期 No.470 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3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