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邓佛寿
<正> 邓小平同志南巡时的谈话,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出发,重申了一些重要思想,强调了一些基本观点,提出了一些新的论断,针对性很强,符合国情民意,不仅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将起到重大的积极作用。 对我们从事经济工作的同志来讲,学习起来,倍感亲切。正当我们在贯彻执行党的
1992年11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枢年
,台培义
,徐建
<正> 我们中国,由于几千年的轻商思想和照搬苏联的计划模式主张“无流通论”的思想,结合起来,就成了根深蒂固的不重视流通的思想以及由此引出的方针、政策。但是,流通在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是一条客观的经济规律,我们在它面前碰得头破血流,花了高昂的代价。比如:现在人们一
1992年11期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同智
<正> 目前,商业批发企业面临的形势相当严峻。突出问题是,市场意识差,竞争观念弱,经营萎缩,包袱沉重,利润大幅度下降,有的经营亏损,有的虚盈实亏,潜亏问题较大,政策性亏损还没得到有效控制。如果不采取得力措施加以扭转,必将影响商业发展,也会给财政加大困难。造
1992年11期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汪绍铨
<正> 读了1992年一期某商业理论刊物上刊登的几篇文章,受到了很大教益,但也觉得文章中的某些概念值得商榷。为此,谈点个人看法,与广大读者共同讨论,以求取得正确的认识。 一、不能把供销社凌驾于集体商业之
1992年11期 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溯之
<正> 在全国加大改革开放步伐,加快经济发展速度的新形势下,重视流通,培育市场,加快商业网点设施建设已提上各地议事日程。成都市于今年5月初召开了发展大流通、大市场、大商业的理论研讨会,并提出了“八五”期间加快商业网点、各类市场等“硬件”建设的具体方案。笔者认
1992年11期 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郝在晓
,冯少杰
,闫萍
<正> 1987年12月,牡丹江商业大厦,伴随着改革的春风诞生了。 这是一个全新的商业企业,主楼22层,总面积5万平方米,集零售、宾馆、批发、进出口于一体,是牡丹江商字第一号。 五年过去了,一个经营机制灵活、经
1992年11期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方明
,明林
<正> 牡丹江百货站自1985年起进行了以提高人的潜能为中心,以实现生产力要素合理流动、实现最佳配置为目的,职工优化组合、干部考核聘用、全员签订岗位合同和企业结构工资为内容的用工制度改革,走在了全国同行业的前头。
1992年11期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田甲斌
<正> 一个城市的经济能不能较快的发展,能不能跟上时代步伐,关键是看改革开放的步子、市场的开拓有多大。事实上发展经济的市场大门始终是向我们敞开的,就看我们敢不敢闯进去,走多远,进多深。不要把自己封闭起来,裹足不前。
1992年11期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隆鹰
<正> 当今国际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如不讲求策略,开拓难有进展。许多国内外企业在这方面颇有建树。现总结他们成功的开拓经验,举例发凡,以飨企业界同仁。 1、质优开拓,引入国际标准,以创立名牌享誉市场 采用国际标准,生产优质产品,是外贸产品扩销的前提条件。一位外商曾到我
1992年11期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桂铁军
<正> 不久,我国将加入世界关贸总协定,这里称它为“入关”。 从经济规律看,经济与贸易越是发展,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越密切。在关贸总协定多边贸易原则下,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为我国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走向市场经济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空间。入关后,从原则上讲,我国将无条件
1992年11期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志春
,膝忠和
,于湘洲
<正> 当今社会,信息做为一种重要的软资源与物质、能源一并列为客观世界的三大要素,被称为“无形的财富”。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信息的作用越来越广泛地被人们所认识、掌握、研究,利用好市场信息,已成为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不可缺少的课题之一。市场信息的主要作用在于:
1992年11期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何成
,刘健
<正> 李鹏总理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把企业推到市场上去,谈到搞活企业的“六力”时,把“产品有竞争力”放在首位。实践证明,只有企业对市场有应变力,才具备竞争力,有了竞争力,才能有活力。 一、充分认识市场,掌握应变主
1992年11期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庆生
<正>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流通体制的改革,出现了市场竞争的繁荣景象,但也出现了某些企业由于资金不足,以物还债的现象。这给企业的核算与管理带来了新课题,由于各单位因重视程度、价值数额大小、发生是否频繁等不同,在核算处理和管理上各有不同,管理好的帐,帐货相符,常有增溢,处理不好的,造成财产帐货混
1992年11期 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姜传国
<正> 经济决策是经济管理工作中经常面临的一个重大而又复杂的任务,正确的决策必须建立在科学的预测基础之上,所以,预测和决策的关系问题就成为当前经济管理工作中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科学的经济预测是经济决策的依据和条件 科学的经济预测就是以科学的手段,
1992年11期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彭丽
<正> 托收承付结算方式,是商业企业转帐结算方式中异地结算方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十年来,它被广泛应用于辐射面较宽广的大、中型商业批发企业。这种非现金结算方式,加强了银行对企业的货币监督,促使购销双方履行合同,及时结算货款,加速资金周转,促进了生产和商品的流通。但是,当前采用这种结算方式却发
1992年11期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桂珍
<正> 我国根据国情,将国民经济按三次产业划分为:第一产业是农业;第二产业是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是除此以外的其他各业,主要包括流通部门、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显然,第三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经济运行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但是,由于我国第三产业起步晚、发展缓慢,水平较低,
1992年11期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闵长富
<正> 笔者听说某企业所谓“通天”的门路宽,走官场的路子使企业确实兴盛了一阵子,可后来逐步衰败下来。而与之条件相当的另一家企业,不单纯把眼睛盯住官场,而是主要在市场上做文章,顺应经济客观规律,摸准市场的脉搏,在产品结构调整上下功夫,以超前意识,拿出市场适需的产品,以变应变,使企业常盛不衰。
1992年11期 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牛国锋
<正> 假如你是一家商店的老板,当你工作闲暇,漫步于店堂内,面对每天来来往往的顾客,你一定想弄清楚,抓住哪一类顾客才能赚更多的钱呢?这样说或许有些赤裸裸,太不文雅。但办店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呢?无论你给你的目的涂上多么华丽的外衣,而外衣包着的内核都一样,说穿了
1992年11期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杜振东
<正> 据报载,上海交电家电集团公司最近派了一些业务技术人员到松江县五金交电公司去讲课。向商业基层企业的经理、营业员等讲授电视机、录像机、电冰箱等大件家用电器的结构、功能、调试、保养等技术,受到了批、零商店的欢迎。读了这则消息,笔者不禁为其深谋远虑和独到的经营意识而拍手叫好!
1992年11期 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妙琪
<正> 读《商业研究》1992年第4期《“买卖”之卖的检讨》,深感古人在造字中,深究细研,准确地体现他们对买卖的认识。造字是如此,构词又如何?比如“买卖”为什么不构成“卖买”,似乎也值得探讨一番。 买与卖表示两个交换行为,买是用自己的货币“网”进自己所需要的货物;卖
1992年11期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郭军
<正>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多元化的流通格局已经形成,促进市场竞争不断加剧。迫使供销社必须根据市场形势的变化,转变经营战略,采取相应的对策,把扩大工业品批发经营提到重要的开发项目上来。
1992年11期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