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谷城;张树山;
提升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是国民经济稳健循环的基础,亦是保障经济社会长期稳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2010—2021年我国30省份面板数据,考察数字经济影响产业链韧性水平的效果、作用机制、异质性表现及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产业链韧性水平,并且,这种影响随着数字经济水平的提升存在“边际效应”非线性递增特征;数字经济对产业链韧性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对东部和西部地区、知识产权保护弱地区产业链韧性的提升更明显。机制检验表明,数字经济可以通过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效应两条路径间接影响产业链韧性水平。
2023年05期 No.541 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9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刘帅;程瑜;刘天琦;
统筹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及稳步提升工业产能利用率是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本文基于2001-2017年省际面板数据,综合运用面板固定效应与交互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经济增长竞争及其二者交互影响对工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规制、经济增长竞争与工业产能利用率之间均呈显著倒U型非线性形态关系;环境规制与经济增长竞争的交互作用对提高工业产能利用率起到显著作用,这种正向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尤为突出。为此,要持续强化地方政府生态环境治理的红线意识,精准优化环境规制工具组合,适度把握环境规制强度区间范围,逐步完善地方政府经济增长目标结构与绩效考核体系,统筹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与新兴产能投资,加快引导地方政府在推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绿色创新“赛道”中开展“逐顶竞争”,加快推动实现环境质量好转与工业产能利用率提高的双赢目标。
2023年05期 No.541 1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1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谭玉松;董直庆;
碳排放绩效提升是经济增长与节能减排协调发展的关键。本文从新一轮智能技术革命出发,利用中国城市层面样本数据,实证检验工业智能化发展对碳排放绩效的影响及可能的传导路径。研究发现:工业智能化有助于碳排放绩效的提升;产业结构升级与要素优化配置是工业智能化提升碳排放绩效的有效路径;城市规模与资源依赖属性成为工业智能化作用存在差异的重要成因,适度的城市规模与非资源依赖型城市工业智能化的作用效果更为明显;外部环境是影响工业智能化作用效果的关键,其中高水平的人力资本增强了中国工业智能化对碳排放绩效的影响,而市场化环境却表现出显著负向作用,暗示了环境规制在降低污染排放中的作用。
2023年05期 No.541 20-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7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李成龙;郑秋鹛;
数字经济的发展使得制造业+物流业两业融合发展的趋势不断得到增强。新时期制造业物流生态的技术创新需要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协同参与,本文构建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不同行为策略的演化博弈模型,重点考察在政府参与情况下,二者技术协同创新投入行为的稳定策略,并通过数值仿真,讨论制造业物流技术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技术转化收益能力越强、信息共享度越高、风险系数越低,制造与物流企业参与主体更倾向于技术协同创新;当技术协同创新收益在不同的区间范围时,双方投入策略会呈现出不同的演化稳定状态;当双方不进行技术协同创新而选择模仿创新时,引入政府的参与,找到制造企业和物流企业都进行技术协同创新投入的最优干预策略,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在政府干预机制下,补贴额度、激励标准、税收减免和监管惩罚力度都对技术协同创新起到了正向作用,防止了搭便车现象发生。
2023年05期 No.541 29-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8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