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明明;张卢千漪;夏若萱;
在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开放式创新正逐渐成为驱动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本文选取2013—2023年中国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GPT大语言模型对上市公司专利文本信息进行处理,识别关键核心技术专利信息,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促进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机制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通过加强企业研发合作、加快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有效推动开放式创新模式的发展,进而促进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进一步研究表明,在外部经济不确定性较强的情况下,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正向影响更大。本研究为企业增强关键核心技术掌控力、提升产业链主导权提供了新的实证依据与理论视角。
2025年05期 No.553 98-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6K] [下载次数:14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金亮;管潇潇;李元亨;
在当今全球化与数字化交织的时代背景下,供应链的创新与应用已成为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以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政策作为外生冲击,引入2013—202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模型(DID)实证检验了供应链数字化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供应链数字化显著促进企业ESG表现提升。机制分析显示,优化供应链结构和提高供应链稳定性是驱动企业ESG表现的具体作用渠道。异质性分析表明,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政策对于中游企业、非国有企业、重污染和非高科技企业的ESG表现的提升作用更为明显。进一步分析表明,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政策可以有效缓解新冠疫情对企业ESG表现冲击,同时,其对企业ESG表现在治理方面提升作用更大。本研究不仅拓展了对于企业供应链数字化所带来经济后果的研究,也为政府进一步强化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以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2025年05期 No.553 109-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5K] [下载次数:17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王家庭;刘锦莉;
绿色创新通过环保技术和资源优化,减少污染并提升社会责任与治理透明度,从而显著提升其ESG表现。本文基于2012—2022年2664家制造业企业的非平衡面板数据,系统考察绿色创新和制造业企业ESG表现之间的关系,并分析融资约束和企业规模的机制效应。研究发现:绿色创新可以有效促进制造业企业ESG表现的提高;机制研究表明,绿色创新可以促进融资约束的缓解,从而提高制造业企业ESG表现的提升,随着企业规模的提高,绿色创新对制造业企业ESG表现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绿色创新对制造业企业ESG表现的三个维度——环境(E)、社会(S)和治理(G)均有显著提升作用,但对环境(E)和社会(S)的促进效果更为显著,这表明绿色创新更侧重于直接激励企业在环保投入和社会责任方面的改进;异质性分析表明,绿色创新对经过四大审计、国有企业和东部地区的制造业企业ESG表现的促进作用更显著。
2025年05期 No.553 121-130+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7K] [下载次数:19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解子恒;王守海;王晨辰;
在逆全球化和“断链”风险日益突出的背景下,如何主动识别、有效治理供应链潜在风险成为企业生产经营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选取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究数字化转型能否促进企业主动识别供应链潜在风险。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可以促进企业主动识别供应链潜在风险;作用机制检验表明,数字化转型通过提高会计信息可比性和加强内部控制有效性,缓解企业内外部的信息不对称,进而促进企业对供应链潜在风险的识别;调节效应检验表明,审计师监督有效性和证券分析师关注度对主检验结论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异质性检验表明,数字化转型促进企业识别供应链潜在风险的作用效果在国家中心城市、非高科技行业和国有企业中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表明,数字化转型作为“治理工具”实现了供应链风险管控的治理闭环,对供应链风险具有积极治理效果。
2025年05期 No.553 131-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0K] [下载次数:10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张劲松;李沐瑶;张云姝;
在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与我国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双重背景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已成为破解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及生态退化问题的关键战略路径。2020年实施的《资源税法》兼具环境规制与生态补偿双重功能,既通过税收杠杆调节资源开发利用行为,又以法律形式强化了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政策导向,为评估环境政策对企业绿色治理的实际效应提供了准自然实验场景。基于此,本文选取2014—2023年沪深A股上市资源型企业的微观数据,从政府环境规制的“有形之手”视角切入,以《资源税法》颁布为外生政策冲击,运用双重机器学习模型识别政策对企业绿色治理绩效的因果效应,并深入剖析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资源税法》的实施显著提升了资源型企业的绿色治理绩效。机制分析表明,该政策主要通过促进技术创新投入以优化资源利用效率,以及借助分析师关注形成外部监督压力,进而提高企业绿色治理水平。异质性分析进一步揭示,政策效应在非国有企业、行业竞争程度较高以及财务状况较为稳健的企业中更为显著。本研究不仅为《资源税法》的绿色治理效能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完善环境政策工具、推动企业绿色转型提供了决策参考。
2025年05期 No.553 142-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0K] [下载次数:7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