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国内主题公园研究综述The Review of Researches on Domestic Theme Parks in Recent 10 Years
董观志,李立志
摘要(Abstract):
近10年来,国内主题公园迅猛发展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国内学术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从1994年以来国内主题公园研究文献的统计分析,可以了解到国内主题公园研究的演进路径,包括了概念导入、方法创新和全面深入三个研究阶段的基本特征,从中找出国内主题公园研究内容的变迁规律,对未来国内主题公园研究的学术走向,要通过多学科渗透来加强对具有可持续性和可操作性问题的建设性研究。
关键词(KeyWords): 学术走向;研究路径;主题公园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务院侨办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的部分成果,项目编号:04CQBZ003
作者(Author): 董观志,李立志
DOI: 10.13902/j.cnki.syyj.2006.04.005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董观志.旅游主题公园管理原理与实务[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0.15.
- [2]宋丁.中国主题公园发展中的价值取向[J].特区经济,2003,(1):41-44.
- [3]保继刚.大型主题公园布局初步研究[J].地理研究,1994,13,(3):83-89.
- [4]李海瑞,王兴斌.深圳三景区成功的奥秘———“锦绣中华”、“中国民俗文化村”和“世界之窗”的考察报告[J].旅游学刊,1995,(5):30-34.
- [5]徐凤菊.中国主题公园及其文娱表演研讨会综述[J].旅游学刊,1998,(5):18-22.
- [6]姚昆遗.对上海主题公园的评析和思考[J].上海大学学报,1998,5,(5):87-90.
- [7]严国泰.理性发展主题公园[J].规划师,1998,14,(4):69-79.
- [8]董观志.深圳华侨城旅游客源分异规律的量化研究[J].经济地理,1999,19,(6):118-122.
- [9]董观志.主题公园产品形态的演变路径与发展趋势[M].21世纪中国主题公园发展论坛.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130-147.
- [10]翦迪岸.试论人造旅游景区的建设经营与创新发展[J].旅游学刊,2000,(4):28-32.
- [11]金波,张茵,王如渊.试论世博会后昆明世博园的可持续发展[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1,20,(3):23-26.
- [12]李鸾莉,朱峰.华侨城可持续发展主题形象理论研究[J].人文地理,2003,18,(1):10-13.
- [13]冯维波.主题公园规划设计探索[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1,20,(2):86-89.
- [14]楼嘉军.试论我国的主题公园[J].桂林旅专学报,1998,9,(3):47-51.
- [15]马波.我国主题公园发展三论[J].社会科学家,1999,(1):61-66.
- [16]齐善鸿,许静.主题公园的属性与未来发展展望[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3,(1):22-25.
- [17]保继刚.主题公园发展的影响因素系统分析[J].地理学报,1997,52,(3):237-245.
- [18]邹统钎.世界主题公园的发展趋势[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7,(3):8-12.
- [19]彭红霞,李娟文.我国主题公园开发的误区与对策[J].湖北大学学报,2002,29,(3):46-49.
- [20]张玲.广州主题公园系统分析与发展建议[J].人文地理,2001,16,(2):79-81.
- [21]保继刚,柳意云.武汉主题公园发展探讨[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0,19,(1):66-69.
- [22]陈玉慧.厦门主题公园面临的问题、原因与对策[J].人文地理,2000,15,(6):38-41.
- [23]周向频.主题公园建设与文化精致原则[J].城市规划汇刊,1995,(4):27-32.
- [24]李小波,于希贤.昆明世博园规划的主题升华与城市旅游形象[J].旅游学刊,2001,16,(6):61-63.
- [25]冯维波.关于主题公园规划设计的策略思考[J].中国园林,2000,16,(3):23-25.
- [26]王宁.论主题公园的开发操作[J].城市规划汇刊,1997,(4):24-28.
- [27]张广瑞.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一)[J].旅游学刊,1998,(2):50-54.
- [28]董观志.深圳华侨城旅游经营模式创新研究[J].旅游学刊,1999,(3):36-39.
- [29]王渝飞.深圳华侨城旅游发展及经营策略研究[J].旅游学刊,1996,(4):9-12.
- [30]陈孟炯.关于昆明世博园市场前景的预测[J].旅游学刊,2002,16,(2):43-45.
- [31]熊元斌,李艳.城市主题公园客源市场开发与营销策略[J].重庆商学院学报,2001,(6):59-61.
- [32]刘振宾.对主题公园的思考———兼议主题公园的生存条件、文娱表演及存在问题[J].北京规划建设评论,2003,(5):25-28.
- [33]王新民.主题公园高效益的奇迹和价值导向[J].旅游学刊,1994,(6):32-35.
- [34]王欣.主题公园在武汉旅游业中作用探微———兼议武汉长江乐园的开发[J].经济地理,2000,20,(3):109-113.
- [35]保继刚.深圳市主题公园的发展、客源市场及旅游者行为研究[J].建筑师,1996,(6):4-21.
- [36]李舟.深圳华侨城2000年游客调查分析研究———兼析中国主题公园的发展[J].旅游学刊,2001,16,(1):51-53.
- [37]马勇,王春雷.现代主题公园竞争焦点与创新对策[J].人文地理,2004,19,(1):71-75.